渔郎何处问迷津,流水桃花小洞春。
当日避秦人不见,青山曾见避秦人。
渔郎何处问迷津,流水桃花小洞春。
当日避秦人不见,青山曾见避秦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历史交织的画面,充满了神秘与怀旧的情感。诗人以“渔郎何处问迷津”开篇,巧妙地引用了《桃花源记》中的典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未知与想象的世界。接着,“流水桃花小洞春”一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桃源洞内春天的美景,水波轻漾,桃花纷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当日避秦人不见”,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引出了一个历史的谜团,暗示着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避秦之人已不在,留下的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怀念。最后,“青山曾见避秦人”一句,以青山为见证者,表达了对那些避世者的敬仰与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历史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故事的融合,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度朔之山有桃屈蟠千里兮,结子轮囷大如瓮。
天上惟闻方朔偷,人间不许刘郎种。
何年阿母燕云台,食桃戏作鸳鸯杯。
道士王回献阙下,缺月夜堕青天来。
玉杯未辩新垣诈,学士银杯一时化。
安知别有蓬莱物,百斛葡萄向君泻。
鸾歌凤舞在君前,酌此可以求神仙。
山中看花试挟双窈窕,一醒一醉三千年。
文郎气如虹,北上何匆匆。
重经九折坂,复览百步洪。
日月回地底,山河极云中。
有书一万言,欲献明光宫。
蚩尤触山折天柱,百川乱流赤子苦。
龙骧未见下益州,虎旅犹闻驻灵武。
草白风骚骚,跋涉无乃劳。
骅骝识骏骨,鸑鷟非凡毛。
临岐更酌酒,飞雪落征袍。
何以致缒绻,绵带昆吾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