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飘零久,羞归总故乡。
无才应哭路,多事悔浮湘。
浪说依刘表,空思绣孟尝。
不如仍麴糵,日日竹林狂。
小子飘零久,羞归总故乡。
无才应哭路,多事悔浮湘。
浪说依刘表,空思绣孟尝。
不如仍麴糵,日日竹林狂。
这首清代诗人吕师濂的《赠宗先达半隐先生(其三)》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小子飘零久”揭示了诗人的漂泊不定和长久的困顿,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自嘲。次句“羞归总故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故乡的尴尬和羞愧,暗示了他可能在外名声不佳或生活不如意。
“无才应哭路,多事悔浮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没有才华以致于在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同时后悔曾经涉足复杂纷扰的官场(浮湘暗指官场)。接下来,“浪说依刘表,空思绣孟尝”借典故抒发情感,刘表是东汉末年的荆州牧,孟尝君则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以好客闻名。诗人说自己徒然效仿他们,却未能找到真正的依靠和支持。
最后两句“不如仍麴糵,日日竹林狂”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宁愿像酿酒师傅一样专心于自己的爱好,每日在竹林中放纵狂饮,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云淡天垂野。
望晴郊、疏烟半卷,断虹低跨。
老树连阴藏远景,十里湖光照夜。
看不尽、真山图画。
春满轩窗无著处,更银蟾、冷浸鸳鸯瓦。
人共境,转幽雅。
文章太守归来也。
似当年、和靖风流,小孤山下。
问讯佩兰餐菊友,曾约梅兄入社。
待付与、竹臞陶写。
尘外闲寻行乐地,任傍人、歌舞喧台榭。
诗世界,有王谢。
看纤云双月,湛河汉,夜声收。
正玉尘生风,银床坠露,凉叶飕飕。
襟怀静吞八表,莫登山临水易惊秋。
闲想多情宋玉,旧来空替人愁。
温柔。
乡解老秋不。
丝竹间秦讴。
向橙橘香边,持螯把酒,聊伴清游。
骚人自应念远,与黄花、评泊晋风流。
明日莼鲈兴动,待寻江上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