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冕寻芳晓出封,淡桃细柳露华秾。
人逢岁首春偏富,鸟啭枝头花正浓。
便遗佩刀来买犊,尽令编甲去归农。
旬宣近喜民风胜,饱煖讴歌处处逢。
露冕寻芳晓出封,淡桃细柳露华秾。
人逢岁首春偏富,鸟啭枝头花正浓。
便遗佩刀来买犊,尽令编甲去归农。
旬宣近喜民风胜,饱煖讴歌处处逢。
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春天来临之际,官员巡视乡间,与民同乐的场景。首句“露冕寻芳晓出封”以“露冕”象征官员,清晨出行,寻找春日之美景,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淡桃细柳露华秾”一句,通过“淡桃”、“细柳”和“露华秾”描绘了春日里桃花轻盈、柳条细长、露珠晶莹的生动画面,渲染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人逢岁首春偏富,鸟啭枝头花正浓”进一步深化了春意盎然的主题,不仅人因新春而感到富足,鸟儿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花朵也正值盛开之时,展现出一派和谐美好的景象。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便遗佩刀来买犊,尽令编甲去归农”两句则展现了官员体恤民情,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的情景。官员将佩刀赠予农民,象征着放下武备,投身于农耕生活,同时命令士兵们也回归农田,参与生产,这既体现了官员的仁政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最后,“旬宣近喜民风胜,饱煖讴歌处处逢”表达了官员巡视后对当地民风淳朴、百姓生活富足的喜悦之情。百姓在满足温饱的同时,欢歌笑语,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氛,这不仅是对春天美好景象的颂扬,也是对官民和谐、社会安定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和谐美好的春日图景,展现了明朝时期官民同乐、重视农业的社会风貌,以及诗人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旦为阳华游,轩豁谐素志。
那知此嵌岩,近在回翔地。
石如狻猊状,蹲伏呀可畏。
虽无嚬呻威,尚使百兽避。
漫郎嗜泉石,足迹靡不至。
是岩端见遗,定自求其备。
澹岩冠湘中,瑰玮传万耳。
此郎靳一言,亦以山无水。
骨多欠膋血,草木咸枯悴。
其谁喜冥搜,韵语发天秘。
石门何晃荡,坐久三叹喟。
径欲挽银潢,淙淙满人意。
门前大江河渺漫,昔人饮牛水为乾。
水乾龙逝亦其理,近在咫尺聊泥蟠。
鱼暇玩侮妩獭笑,纵有灵怪谁当看。
德人问舍压我境,便尔筑室相遮栏。
坐令异类皆屏伏,恃有此耳差少安。
却纡朱绂去监郡,遣我守舍良独难。
昨来过门恍如梦,龙致此语催归鞍。
先生不信反不笑,谓我饶舌狂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