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霏春云,夜半床头积。
天女怪君春梦热,碾碎玉花轻掷。晓来对影盘桓。
无聊犹倚阑干。谁是联吟谢女,居然高卧袁安。
霏霏春云,夜半床头积。
天女怪君春梦热,碾碎玉花轻掷。晓来对影盘桓。
无聊犹倚阑干。谁是联吟谢女,居然高卧袁安。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起床时,发现床头积雪的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夜降雪的奇景,以及次日晨曦中雪景的静谧与美丽。
首句“霏霏春云,夜半床头积”,以“霏霏”形容春夜细雨或轻雾,营造出朦胧的氛围;“夜半床头积”则直接点明了主题——积雪。这种景象在春夜出现,颇为罕见,引人遐想。
接着,“天女怪君春梦热,碾碎玉花轻掷”,运用浪漫的想象,将雪花比作“玉花”,并赋予其天女般的形象,通过“碾碎”和“轻掷”的动作,生动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场春雪的惊喜与赞叹。
“晓来对影盘桓。无聊犹倚阑干。”写出了诗人清晨醒来,面对窗外的雪景,独自徘徊,心中或许有些许的无聊与寂寞,但更多的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沉醉。
“谁是联吟谢女,居然高卧袁安。”最后两句,诗人借用了古代文人的典故,将自己比作“联吟谢女”(谢道韫),表达了对雪中美景的欣赏之情;同时,又以“高卧袁安”自喻,即袁安大雪封门,却仍能保持高洁之志,暗含了诗人虽处闲适之中,但内心依然保持着高远的情怀。
整首词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春夜降雪的奇观,以及诗人对这一景象的独特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审美情趣。
人事自不齐,天道宁可问?
逐逐千庸愚,落落数才俊。
举眼见成败,谁能识利钝?
从古抱才士,湮没赍此忿。
所赖贤者知,犹有千秋论。
慨为当世惜,不独一身困。
夭寿数之常,得此可无恨。
蛮刀不华饰,都市顽铁溷。
一朝遇有心,倾赀买不吝。
取以试割切,无物可迎刃。
遂作感刀赋,自有虹光喷。
寓物本非留,聊托抒其闷。
其人苟不朽,此刀何用殉?
代为知己酬,金错尚无逊。
年长寡嗜好,身贱得优游。
徂夏方绵渺,奄忽又及秋。
候虫始当阶,昏星亦复流。
种豆在南野,秫稻盈西畴。
雨旸赖天时,勤劳喜岁收。
得为太平民,乐兹农圃俦。
黾勉二三子,章句时见投。
空言非所取,古道阻且修。
努力保冲襟,庶以名理求?
匡居非碌碌,元亮何其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