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汉夜昭皙,扶桑晓陆离。
发歌摐阳下,建羽朝夕池。
摐金浮水若,耸跸诏山祗。
一沾九霄露,藜藿终自知。
清汉夜昭皙,扶桑晓陆离。
发歌摐阳下,建羽朝夕池。
摐金浮水若,耸跸诏山祗。
一沾九霄露,藜藿终自知。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交织的画面。首句“清汉夜昭皙”,以“清汉”指代长江,表达了夜晚时分辨识水天相接之美。次句“扶桑晓陆离”,则是借助古代神话中的扶桑树(在东海之上,每朝日出于其下),形象地表达了太阳升起、光明驱散黑夜的壮观。
第三句“发歌摐阳下”,通过“发歌”表现了诗人或人物在阳光下的快乐心情,“摜阳”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于宴会或游乐之时。第四句“建羽朝夕池”,则是描绘了一群人在清晨至黄昏之间,在池塘边举行的仪式或聚会,通过“建羽”暗示了场景中的庄重与隆重。
第五句“摜金浮水若”,继续展现了水面上的活动,“摜金”可能是指某种形式的音乐演奏,“浮水若”则形象地表达了声音在水面上飘荡的意境。六句“耸跸诏山祗”,通过“耸跸”一词,传递出一种敬畏之情,可能是对自然或某种神圣力量的崇拜。
最后两句,“一沾九霄露,藜藿终自知”,则带有了哲理与深意。“一沾九霄露”中“九霄”指的是天空,表达了一滴露水也能反映出整个宇宙的精神;“藜藿终自知”中的“藜藿”是野草,比喻诗人自己,通过这句话传递出了即便是在最平凡、不起眼的位置,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沈约在此诗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