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德为众许,森然此丈夫。
放情白云外,爽气连虬须。
衡镜合知子,公心谁谓无。
还令不得意,单马遂长驱。
桑野蚕忙时,怜君久踟蹰。
新晴荷卷叶,孟夏雉将雏。
令弟为县尹,高城汾水隅。
相将簿领闲,倚望恒峰孤。
香露团百草,紫梨分万株。
归来授衣假,莫使故园芜。
养德为众许,森然此丈夫。
放情白云外,爽气连虬须。
衡镜合知子,公心谁谓无。
还令不得意,单马遂长驱。
桑野蚕忙时,怜君久踟蹰。
新晴荷卷叶,孟夏雉将雏。
令弟为县尹,高城汾水隅。
相将簿领闲,倚望恒峰孤。
香露团百草,紫梨分万株。
归来授衣假,莫使故园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送裴腾》,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之情和对友谊深厚赞美的诗篇。
“养德为众许,森然此丈夫。”开篇即以“养德”二字高度评价离去的朋友,展现其高尚品格和坚定信念。这里的“众许”指的是广泛的赞誉,而“森然”形容朋友的气质之稳重,如同森林一般深沉。
“放情白云外,爽气连虬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友谊的情感流淌。这里的“放情”意味着心意的飞扬,“白云外”则是心境的宽广,而“爽气”和“虬须”则形容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
“衡镜合知子,公心谁谓无。”这里通过“衡镜”比喻朋友间的心灵相通,表达了对朋友公正无私品质的赞赏。诗人认为,在这位朋友面前,不需要任何证明他的清白和忠诚。
“还令不得意,单马遂长驱。”诗人的心意未能得到满足,但朋友却已经策马扬鞭,踏上远行之路。这两句表达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时的情感复杂。
接下来的几句:“桑野蚕忙时,怜君久踟蹰。新晴荷卷叶,孟夏雉将雏。”诗人通过对农事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以及希望朋友能够早日返回的美好愿望。
“令弟为县尹,高城汾水隅。相将簿领闲,倚望恒峰孤。”这里提及的是诗人兄弟中的另一位担任县尹职务,居住在高城旁的汾水之滨。这几句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有点孤独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兄弟和朋友的牵挂。
“香露团百草,紫梨分万株。”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美好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友情深厚的祝福。
最后,“归来授衣假,莫使故园芜。”诗人希望朋友能够早日返回,并且在此之前,不要让故土荒废。这两句不仅是对朋友的期盼,也是对共同记忆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的深切感悟和离别之情,既有对朋友品格的高度评价,也有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
梁主是朱温,篡唐都汴宋。
友圭及末帝,灭于李克用。
庄宗克用子,灭梁又称唐。
明宗与悯潞,灭于石敬瑭。
敬瑭晋高祖,其子号少主。
虏为负义侯,契丹入中土。
晋亡汉始立,知远实姓刘。
传子称隐帝,二世遂为周。
周家有太祖,姓郭乃名威。
世宗及恭帝,仅能十载期。
共五十三年,天命遂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