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迹尘灰中,萧然无一事。
蛮触自纷纷,高闲见余志。山海一年间,■偬风景异。
出门何处行,途有蕃马辔。
马嘶知俗殊,风鸣识秋至。
堪叹日暮天,变态如斯易!
托迹尘灰中,萧然无一事。
蛮触自纷纷,高闲见余志。山海一年间,■偬风景异。
出门何处行,途有蕃马辔。
马嘶知俗殊,风鸣识秋至。
堪叹日暮天,变态如斯易!
这首诗《咏怀四首(其二)》由清代诗人洪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的情景。
首句“托迹尘灰中,萧然无一事”,诗人以“托迹”二字开篇,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置身于世俗尘埃之中,却能保持内心宁静的状态。“萧然无一事”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与他无关。
接着,“蛮触自纷纷,高闲见余志”两句,运用了“蛮触”的典故,比喻世间的纷争与冲突,而“高闲”则代表了诗人的超脱与淡泊,他以高远闲适的心态看待这一切,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处世哲学。
“山海一年间,■偬风景异”描绘了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山海之间,春去秋来,自然界的变换让人心生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无常。
“出门何处行,途有蕃马辔”则转而关注外部世界,诗人漫步于路上,看到蕃马的马辔,或许是在思考人生旅途中的种种遭遇与挑战。
“马嘶知俗殊,风鸣识秋至”这两句通过马的嘶鸣和秋风的鸣响,分别象征着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季节的更替,进一步深化了对世间万象的观察与思考。
最后,“堪叹日暮天,变态如斯易!”诗人感叹于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景象的快速变化,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宇宙万物瞬息万变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描绘与对外界现象的观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诏书宽逋负,国用岂云阙。
郡邑有常供,征求安敢辍。
稽迟推蚤暮,钩摘剧豪发。
饥氓困鞭箠,十室九告竭。
连雨催早稻,雪穗迷空阔。
要令公私办,当复俟旬月。
平生虑患深,献玉每遭刖。
忧民已无策,问俗聊省罚。
阳城吾所慕,晚官敢求达。
宁无抚字心,便觉催科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