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被檄下乡督税作释负》
《被檄下乡督税作释负》全文
宋 / 陈渊   形式: 古风

诏书宽逋负,国用岂云阙。

郡邑有常供,征求安敢辍。

稽迟推蚤暮,钩摘剧豪发。

饥氓困鞭箠,十室九告竭。

连雨催早稻,雪穗迷空阔。

要令公私办,当复俟旬月。

平生虑患深,献玉每遭刖。

忧民已无策,问俗聊省罚。

阳城吾所慕,晚官敢求达。

宁无抚字心,便觉催科拙。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渊所作的《被檄下乡督税作释负》。诗中反映了作者在被命令下乡督征赋税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百姓疾苦的关注。

首句“诏书宽逋负”点明了朝廷放宽债务的政策,但紧接着“国用岂云阙”一句,表达了对国家财政状况的担忧。接下来,“郡邑有常供,征求安敢辍”表明地方上按常规供应,征税活动不敢停止,体现了官府的严格要求。

“稽迟推蚤暮,钩摘剧豪发”描绘了催缴税款的紧迫与严厉,形象地展示了官府催税的手段之苛刻。而“饥氓困鞭箠,十室九告竭”则揭示了百姓因赋税重压而陷入困境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同情。

“连雨催早稻,雪穗迷空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难,以及天灾人祸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要令公私办,当复俟旬月”表达了作者希望公私两方面都能妥善安排,等待一段时间解决问题的愿望。

“平生虑患深,献玉每遭刖”借用典故,表达了自己长期以来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以及因直言进谏而遭受挫折的经历。“忧民已无策,问俗聊省罚”说明作者面对百姓的疾苦,感到束手无策,只能通过了解民间风俗来减轻处罚。

最后,“阳城吾所慕,晚官敢求达”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贤臣阳城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官职卑微的无奈。“宁无抚字心,便觉催科拙”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虽然有体恤百姓之心,但在实际执行催缴税款的任务时却显得力不从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官民之间的矛盾,以及作者在面对这一矛盾时的复杂情感和道德抉择。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渊
朝代:宋

(?—1145)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几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入对论恩惠太滥。言秦桧亲党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为桧所恶。主管台州崇道观。有《墨堂集》。
猜你喜欢

次潘国主对菊韵用述鄙怀

长铗无声食有鱼,门前倚杖雁来初。

身违故国频劳梦,力到哀年尚著书。

客子欲倾天上酒,园丁还摘雨中蔬。

因思寄傲陶彭泽,坐对秋花白露馀。

(0)

九日齐明府思钦见过

天涯节序酒樽空,扶杖登高索寞中。

旅雁一声辞朔塞,寒砧几处乱西风。

今嗟白首亲朋隔,旧采黄花儿女同。

慰我羁怀有陶令,非关秋色过篱东。

(0)

吴舍人明可徙居同徐子与刘子成二比部夜集得书字

仙郎近卜居,几乘载图书。

邻里通名后,墙头过酒初。

漏沉丹禁远,烛动碧窗虚。

补衮才无暇,明朝向石渠。

(0)

寄靳太守子鲁

花发上林时,君行我在兹。

三春不相见,千里自同思。

白发留燕市,青蘋寄楚词。

郡楼应独眺,未拟北来期。

(0)

寄怀苏廷圭先生

勾漏辞官早,丹砂不易成。

门閒二水合,天远一鸿轻。

为客幽期过,悲秋白发生。

菊花谁共采,风雨独含情。

(0)

九日方晦叔同登北城楼兼示真上人二首·其二

登高有惠远,揽胜即庐山。

幽事知谁重,浮生得此间。

乾坤惟旧侣,霜露各衰颜。

莫待黄花老,明朝更一攀。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