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
《题画》全文
明 / 刘珝   形式: 古风

四面芙蓉插天表,千岁乔松青正好。

落花流水景中人,石径迂纡车马少。

茅堂八柱盘其间,璚窗大敞门不关。

蜡烛宵然腾绛燄,珠帘暮捲对南山。

南山有月明于镜,主人心事澄波净。

回头看月看不休,古月今人那有定。

月兮远看如朦胧,近看岂异水晶宫。

我愿我心同此月,绝无纤翳存胸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画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诗中以“四面芙蓉插天表,千岁乔松青正好”开篇,将画面的主体——芙蓉与千年古松置于高远的天空之下,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落花流水景中人,石径迂纡车马少”两句,描绘了花落水动的自然景象与行人稀少的幽静小径,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静谧感。

“茅堂八柱盘其间,璚窗大敞门不关”则转而描写画中的人居环境,一座茅屋矗立于景致之中,窗户宽阔明亮,门户敞开,似乎在邀请观者进入。接下来,“蜡烛宵然腾绛焰,珠帘暮卷对南山”描绘了夜晚的场景,蜡烛燃烧发出红光,珠帘轻卷,对着远处的南山,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南山有月明于镜,主人心事澄波净”两句,将目光转向南山之上的明月,比喻主人的心事如同清澈的水面一般纯净。而“回头看月看不休,古月今人那有定”则表达了对永恒与变化的思考,月亮虽常在,但观者的心境却随时间流转而变化。最后,“月兮远看如朦胧,近看岂异水晶宫。我愿我心同此月,绝无纤翳存胸中”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如同明月般纯净无瑕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与心灵纯净的追求,以及对永恒与变化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刘珝

刘珝
朝代:明

刘珝(1426年~1490年),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历官编修、吏部左侍郎,擢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位居阁老。弘治三年(1490 年)病逝,谥文和。刘珝性疏直,居官清正,不拘小节。晚年致仕还乡,事亲尽孝。著有《青宫讲意》、《古直先生文集》等。 
猜你喜欢

都门留别

都门霜叶赤,车马正纷纷。

祖帐黄花酒,孤舟日暮云。

龙池初月上,长乐曙钟闻。

落羽悲纷去,怀君鹓鹭群。

(0)

晚济龙门渡因访高慢士

向夕龙门渡,风潮半落霞。

暂停游子棹,得访故人家。

浦口鱼罾近,津头酒幔斜。

踟蹰那忍去,乘月涉江沙。

(0)

泊舟武昌

孤舟随鸟没,渐至楚王城。

黄鹤久飞去,高楼空复情。

岳阳春树歇,汉口夏云生。

鹦鹉芳洲近,凄凉待月升。

(0)

西林野老

西林野老头皓白,饮泪灯前对孤客。

昔年曾过君家门,君时有子仍有孙。

奔走星缠不停毂,昔叹人生如转烛。

掌中已失月明珠,目下谁怜汗血驹。

少年风光那可想,西麓田畴日应往。

荒园种豆苗不生,白首驱牛犁不行。

日暮凉霜拂高树,桂花门前隳如雨。

世事悠悠莫怨嗟,得钱还醉黄翁家。

(0)

鹧鸪啼怀林十二谪后

鹧鸪啼,声钩辀,空林积雨寒萧索。

黄茅岭上几人行,绿树村南万花落。

鹧鸪啼,声格磔,谁使霸陵游,翻成夜郎别。

惆怅偏伤行路心,苦道行人行不得。

昨忆王门闻曙鸡,今朝愁听鹧鸪啼。

驿楼宫树曾不悟,旅舍邮亭应始知。

鹧鸪啼,草凄凄。长淮路,去弗迷。

(0)

无酒

三径无资鬓已皤,一瓢閒却在烟萝。

何时得遂弦歌兴,尽遣公田种术多。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