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
十点五点残萤,千声万声秋雨。
白云江上故乡,月下风前吟处。
欲去不去迟迟,未展平生所伫。
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
十点五点残萤,千声万声秋雨。
白云江上故乡,月下风前吟处。
欲去不去迟迟,未展平生所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秋天怀念远方家乡的情景。开篇“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两句中,“上国”指的是遥远的故乡,而“帝城”则是现居之地,这里强调了诗人对家乡的渴望和对现状的不满。诗人通过“十点五点残萤,千声万声秋雨”这两句,运用了萤火虫闪烁的光芒和秋夜连绵的雨声来表达深夜难寐、思念家乡的情感。
“白云江上故乡,月下风前吟处”则描写诗人在辗转反侧中想象着远方故乡的美好景色和自我吟咏的情形。这里的“白云江上”可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而“月下风前吟处”则表达了诗人的文学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最后,“欲去不去迟迟,未展平生所伫”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诗人虽然渴望回到故乡,但现实的种种困难使得他不能立即成行,这种“欲去不去”的痛苦和犹豫,使得诗人的情感更显复杂。
总体来看,诗中充满了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异乡漂泊中无法实现归乡愿望所带来的悲凉情绪。
碧山何有十老堂,月明欲素松风长。
松风吹人换今昔,昔人一去归何乡。
归何乡,图尚在,图中点点生光彩。
堂前花落随涧流,年年涧水东流海。
碧山依旧鸣清泉,吟社一变为苍烟。
初时修敬老孙子,倡修此社能光前。
前为韦布后簪组,文质彬彬递可数。
此图但写前十人,树木疏疏特苍古。
泉翁一跋入鼎铭,今人宝此如流馨。
当年已为人割去,失而复得装吴绫。
天道废兴尽如此,只有斯图常在耳。
呜呼,吾知斯图亦难守,安知更落谁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