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径逶迤柳巷深,小阑亭舞啭春禽。
相如解作长门赋,却用文君取酒金。
花径逶迤柳巷深,小阑亭舞啭春禽。
相如解作长门赋,却用文君取酒金。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体现了诗人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花径逶迤柳巷深”一句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花径和柳巷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柔美与静谧的氛围。
接下来的“小阑亭舞啭春禽”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受和赞美。这里的小阑亭不仅是一个具体的景物,更象征着一个幽雅的空间,供人们休憩和欣赏春天的乐趣。而“舞啭春禽”的形象,则让读者联想到春日里鸟语花香的生动画面。
诗的后两句“相如解作长门赋,卻用文君取酒金”则是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相如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著名辞赋家宋玉,他的《长门赋》通过描写楚王失意后的寂寞,表达了自己无意于世事的高洁情怀。而“却用文君取酒金”则出自另一段历史故事,即唐代美女薛琡(即薛婧娇)以其貌美善良著称,她曾在街市上用黄金作抵押换酒饮用的典故。
诗人通过这些历史文化元素的巧妙穿插,不仅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也让这首简短的诗歌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深刻的内涵。
事贤如事亲,敬长如敬兄。
读书如吃饭,近欲如近兵。
百事总欲是,一言不可轻。
汝能慎于初,更欲观厥成。
仲兮舍予南,汝今复北去。
南北牵我梦,终夕无定处。
但寄两眼泪,为君衣上露。
会知老者心,从尔无早暮。
故人重见老相看,江上秋风已薄寒。
曾约浮沉俱里社,岂期侥倖亦侯籓。
休嗟华发多年别,且喜清樽数日欢。
惟有旧游难得处,风骚遗恨满三轩。
我意欲穷眺,山林蔽四域。
尔来已彫落,万里情何极。
古人多悲秋,我念不如默。
终朝对青山,烟岚有馀色。
欲上百尺楼,羸躯恐颠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