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惟怜酒,无聊遂独醒。
风尘双白鬓,天地一青萍。
鵩鸟宁须赋,离骚未是经。
回头付陈迹,终欲醉冥冥。
野性惟怜酒,无聊遂独醒。
风尘双白鬓,天地一青萍。
鵩鸟宁须赋,离骚未是经。
回头付陈迹,终欲醉冥冥。
这首诗《独醒》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野性惟怜酒,无聊遂独醒”开篇,表达了诗人对酒的偏爱和在无尽的无聊中选择独自清醒的态度。接下来的“风尘双白鬓,天地一青萍”两句,描绘了诗人年华老去,如同漂泊于天地间的青萍,形象地展现了岁月流转与个人命运的苍凉感。
“鵩鸟宁须赋,离骚未是经”则借用了古代文学中的典故,鵩鸟是楚国传说中的不祥之鸟,而屈原的《离骚》则是其自述身世和理想的作品。这两句诗意在表明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于传统文学表达方式的反思,暗示着对命运的接受与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
最后,“回头付陈迹,终欲醉冥冥”表达了诗人面对过往经历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未来可能的醉生梦死的向往或逃避。整首诗以酒为媒介,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命运的无奈以及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挣扎,情感深沉,寓意丰富。
人物称夷白,星文仰少微。
常云马群尽,乃得雁行飞。
天外一再见,客中先后归。
因行谢章子,别久顿书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