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碎碾凄迷影,轻随画轮移去。
瘦借烟肥,昏怜雾隔,红晕马蹄尘土。残更四五。
正一点心焦,闷天难曙。
闪过垂杨,短长亭外数星聚。
高楼今夜睡未,料香篝倦倚,清梦谁煮。
翠袖占花,金钗剔焰,应念荒寒愁旅。纱笼细补。
浑不是罗帷,少年听雨。照醒离魂,不眠人最苦。
平原碎碾凄迷影,轻随画轮移去。
瘦借烟肥,昏怜雾隔,红晕马蹄尘土。残更四五。
正一点心焦,闷天难曙。
闪过垂杨,短长亭外数星聚。
高楼今夜睡未,料香篝倦倚,清梦谁煮。
翠袖占花,金钗剔焰,应念荒寒愁旅。纱笼细补。
浑不是罗帷,少年听雨。照醒离魂,不眠人最苦。
这首《齐天乐·车灯》是清代词人黄燮清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行车的凄迷景象。开篇“平原碎碾凄迷影,轻随画轮移去”写出了车灯在平原上摇曳不定的光亮,如同破碎的影子般凄凉,随着车轮缓缓移动。接下来,“瘦借烟肥,昏怜雾隔”通过烟雾的浓淡和夜色的昏暗,渲染出一种孤寂和迷茫的氛围。
“红晕马蹄尘土”一句,以马蹄扬起的尘土中透出的红色灯光,进一步强化了行者的孤独与旅途的艰辛。“残更四五,正一点心焦,闷天难曙”则表达了深夜赶路者内心的焦急和对黎明到来的期盼。
“闪过垂杨,短长亭外数星聚”描绘了路边的垂杨和远处稀疏的星光,暗示着旅程的漫长和寂寞。进入高楼部分,“高楼今夜睡未,料香篝倦倚,清梦谁煮”想象高楼之上的人尚未入睡,可能也在思念远方的旅人,增添了离愁别绪。
“翠袖占花,金钗剔焰”通过女子的动作,寄托了对旅途人的深深挂念。最后,“纱笼细补,浑不是罗帷,少年听雨”以雨声和破旧的纱笼,勾勒出一个少年在雨夜中听雨的孤独画面,表达了深深的离情别绪和无眠的苦楚。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行车的场景,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词人对旅途人孤独心境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