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笼烟,苍苔萤露,吹箫院落空明。
看碎萤避扇,瘦蝶寻灯。
细语嫦娥知得,曾照见、香誓钗盟。
团栾影、鸥波眷属,认取前生。盈盈。
玉河渐转,偏组织西风,吹散双星。
怕五铢衣薄,指冷瑶笙。
懊恼梧桐多事,千万叶、总是秋声。
黄昏也,思量旧欢,耐尽残更。
翠竹笼烟,苍苔萤露,吹箫院落空明。
看碎萤避扇,瘦蝶寻灯。
细语嫦娥知得,曾照见、香誓钗盟。
团栾影、鸥波眷属,认取前生。盈盈。
玉河渐转,偏组织西风,吹散双星。
怕五铢衣薄,指冷瑶笙。
懊恼梧桐多事,千万叶、总是秋声。
黄昏也,思量旧欢,耐尽残更。
这首清代黄燮清的《凤凰台上忆吹箫·题沈西雍观察涛吴兴郡斋坐月图》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开篇“翠竹笼烟,苍苔萤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下竹林笼罩在轻烟之中,青苔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吹箫院落空明”则暗示了月光下的箫声空灵悠扬,使得整个院落显得更加清冷空旷。
“看碎萤避扇,瘦蝶寻灯”通过描绘萤火虫和蝴蝶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神秘与浪漫。诗人借“细语嫦娥知得,曾照见、香誓钗盟”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情感的追忆,仿佛月光见证了他们曾经的誓言和承诺。
“团栾影、鸥波眷属,认取前生”描绘了月色下团圆的身影,以及似鸥波般的和谐关系,暗示着他们之间似曾相识的情感纽带,可能源于前世的缘分。
下半部分,“玉河渐转,偏组织西风,吹散双星”借月宫神话,寓言着时光流转,人事如梦,连带双星也被风吹散,寓意着离别和变迁。接着,“怕五铢衣薄,指冷瑶笙”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担忧,担心她的衣裳单薄,手指因寒冷而无法弹奏出昔日的乐章。
最后,“懊恼梧桐多事,千万叶、总是秋声”以梧桐落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离别的哀愁,而“黄昏也,思量旧欢,耐尽残更”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旧日欢乐的深深怀念,以及在漫漫长夜里难以排遣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夜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离别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