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荒台石径斜,青山依旧绕龙沙。
僧房昔日题诗处,佛座俱开枳壳花。
古寺荒台石径斜,青山依旧绕龙沙。
僧房昔日题诗处,佛座俱开枳壳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寺荒凉、自然景观依旧的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自然的宁静美。
首句“古寺荒台石径斜”,诗人以“古寺”、“荒台”、“石径斜”三个意象,勾勒出一座历经岁月洗礼、显得破败荒凉的古寺,石径蜿蜒曲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古寺的沧桑,也预示着接下来景色的静谧与深沉。
次句“青山依旧绕龙沙”,通过“青山”与“龙沙”的对比,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永恒与古寺的衰败形成鲜明的反差。青山依旧,象征着大自然的恒久不变;而“龙沙”则可能指代古战场或特定的地名,这里借以表达历史的痕迹。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青山环绕的壮丽景色,也暗含了对历史长河中人事更迭的感慨。
第三句“僧房昔日题诗处”,将视线聚焦于古寺内部,点明了曾经有人在此留下诗文,赋予了古寺人文气息。这里的“僧房”与“题诗处”相呼应,不仅体现了古寺的文化底蕴,也暗示了过去僧侣们的生活与精神追求。
最后一句“佛座俱开枳壳花”,以“佛座”与“枳壳花”为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古寺的宗教氛围。枳壳花在佛教文化中常被赋予吉祥、清净的意义,此处用以形容佛座旁的花开花落,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循环,也寓意着佛法的永恒与超脱。整个画面由此变得生动起来,既有自然的和谐之美,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历史感与自然美的场景,展现了古寺在时间长河中的变迁与永恒并存的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