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谈经似子春,三公虚位待平津。
礼文元秉周邦旧,义训重颁楚老新。
鸱阁行看迎太宰,象篦应记讲庖人。
太平致了阴谋息,方信儒真道粹醇。
九十谈经似子春,三公虚位待平津。
礼文元秉周邦旧,义训重颁楚老新。
鸱阁行看迎太宰,象篦应记讲庖人。
太平致了阴谋息,方信儒真道粹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表达了对邦衡侍郎(即刘挚)即将进献周礼新解的敬意和期待。诗中提到的“九十谈经似子春”赞誉对方学识渊博,如同春天般充满活力。"三公虚位待平津"暗指侍郎地位崇高,等待着贤能如平津侯般的官员来填补。
诗人称赞刘挚遵循周朝的礼仪传统,又赋予其新的理解,"义训重颁楚老新",显示出他对儒家经典的深刻理解和创新精神。"鸱阁行看迎太宰"预示着朝廷将迎接他的新贡献,"象篦应记讲庖人"则以烹饪比喻学问的精细与深入。
最后两句"太平致了阴谋息,方信儒真道粹醇",表达了对社会太平景象的期盼,认为刘挚的学术努力有助于消除阴谋诡计,证明了儒家学说的纯粹和深沉。
整首诗赞美了邦衡侍郎的学术成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尊崇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朔风吹尽回阳春,景星卿云天运新。
宇宙虽大无所托,托于方外来江滨。
江滨说法机滚滚,十方谛听悟性真。
有时下座忽大恸,旁观太息师前因。
师曾琼林啖绫饼,师曾铁面弹阁臣。
师曾执法劾中使,师曾谪戍随风尘。
师曾南朝却徵召,不与马阮同搢绅。
师曾浮海护少主,归路误触飞龙鳞。
崖山舟溺国安在,芒鞋破衲馀孤身。
孝陵岁岁哭寒食,一盂麦饭谁招魂。
闻说江南访遗逸,出山泉水清且沦。
微臣不及攀龙去,梵偈钟声泪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