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尽回阳春,景星卿云天运新。
宇宙虽大无所托,托于方外来江滨。
江滨说法机滚滚,十方谛听悟性真。
有时下座忽大恸,旁观太息师前因。
师曾琼林啖绫饼,师曾铁面弹阁臣。
师曾执法劾中使,师曾谪戍随风尘。
师曾南朝却徵召,不与马阮同搢绅。
师曾浮海护少主,归路误触飞龙鳞。
崖山舟溺国安在,芒鞋破衲馀孤身。
孝陵岁岁哭寒食,一盂麦饭谁招魂。
闻说江南访遗逸,出山泉水清且沦。
微臣不及攀龙去,梵偈钟声泪满巾。
朔风吹尽回阳春,景星卿云天运新。
宇宙虽大无所托,托于方外来江滨。
江滨说法机滚滚,十方谛听悟性真。
有时下座忽大恸,旁观太息师前因。
师曾琼林啖绫饼,师曾铁面弹阁臣。
师曾执法劾中使,师曾谪戍随风尘。
师曾南朝却徵召,不与马阮同搢绅。
师曾浮海护少主,归路误触飞龙鳞。
崖山舟溺国安在,芒鞋破衲馀孤身。
孝陵岁岁哭寒食,一盂麦饭谁招魂。
闻说江南访遗逸,出山泉水清且沦。
微臣不及攀龙去,梵偈钟声泪满巾。
这首诗《十方庵》由清代诗人缪徵甲所作,描绘了一位高僧在十方庵中的修行生活以及其非凡事迹。诗中充满了对高僧智慧、慈悲与坚韧精神的赞美。
首句“朔风吹尽回阳春”,以朔风喻指严冬的寒冷,而“回阳春”则象征着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暗示了高僧在逆境中带来希望与新生的力量。接下来的“景星卿云天运新”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高僧的出现为世界带来了新的气象和希望。
“宇宙虽大无所托,托于方外来江滨”两句,表达了高僧超脱世俗,寻求心灵寄托于更广阔的精神世界。接着,“江滨说法机滚滚,十方谛听悟性真”描绘了高僧在江边传法,四方之人都能倾听并领悟佛法的真理。
“有时下座忽大恸,旁观太息师前因”描述了高僧在传法过程中,有时会因触动人心而落泪,旁观者对此深感敬仰。接下来的几句“师曾琼林啖绫饼,师曾铁面弹阁臣”至“归路误触飞龙鳞”,通过列举高僧的种种事迹,展现了其不畏权贵、坚持正义的形象。
“崖山舟溺国安在,芒鞋破衲馀孤身”两句,可能暗指高僧在国家危难之时,独自一人坚守信仰,体现了其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最后,“孝陵岁岁哭寒食,一盂麦饭谁招魂”表达了对高僧的怀念之情,即使在清明时节,人们也会祭奠这位伟大的僧人。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非凡事迹的叙述,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高僧的深深敬仰与怀念。
水流岂无源,草生固有根。
东风洄惊澜,吹此野烧痕。
乱离失母痛,割肠难断恩。
念如两慈乌,饥号各孤鶱。
烟迷太湖渚,霜陨吴会门。
七年一朝见,九起万死魂。
兰沼草复茁,尺蠖信乾坤。
上承高盖旋,景入无永昏。
下凭大载安,辙穷有回辕。
衣破泪始灭,哭绝声始吞。
始命苟有逆,终雨不洗冤。
春晖转忘忧,式复念倚门。
翻思在离别,岂料俱生存。
馀欢菽粟具,辛劳勿出言。
我歌良苦吟,顽薄当弥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