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无德御乾坤,广筑徒劳万古存。
谩役生民防极塞,不知血刃起中原。
珠玑旋见陪陵寝,社稷何曾保子孙。
降虏至今犹自说,冤声夜夜傍城根。
当时无德御乾坤,广筑徒劳万古存。
谩役生民防极塞,不知血刃起中原。
珠玑旋见陪陵寝,社稷何曾保子孙。
降虏至今犹自说,冤声夜夜傍城根。
这首诗描绘了长城的雄伟与历史的沉重,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劳民建造、战争屠杀以及民族冲突的深刻感慨。诗中“当时无德御乾坤”一句,批判了古代统治者不顾民命,只为巩固权力而广建长城的暴政行为。“谩役生民防极塞”则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怜悯之心。"珠玑旋见陪陵寝,社稷何曾保子孙"这两句诗,通过对古代帝王陵墓与普通百姓祖先祭坛的对比,指出了统治者对自己的后代极力保护,与对百姓家园的漠视形成鲜明对照。最后,“降虏至今犹自说,冤声夜夜傍城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战乱留下的深切哀痛和无尽怨恨,以及这种记忆如何跨越时空持续影响着后世。
这首诗语言沉郁,情感强烈,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意识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心。通过对长城这一历史遗迹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悲悯之情,以及对于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深切关怀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