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捲轻风生午凉,槿花半落野棠香。
山深白日柴门静,松外烟消鹤梦长。
帘捲轻风生午凉,槿花半落野棠香。
山深白日柴门静,松外烟消鹤梦长。
这首《早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早秋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午后的清凉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首句“帘捲轻风生午凉”,轻风徐来,卷起窗帘,带来一丝丝午后的凉意,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里的“捲”字生动地表现了风力之轻柔,以及风与帘之间的互动,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的舒适感。
次句“槿花半落野棠香”,槿花,即木槿,其花期短暂而美丽。半落的槿花与野棠的香气交织在一起,不仅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现象,也暗示着秋天的到来。野棠的香气在此处成为点睛之笔,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芬芳,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第三句“山深白日柴门静”,深入山林之中,即便在白昼,环境依旧显得宁静而幽深。柴门紧闭,仿佛与外界隔绝,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之感。这里通过“深”、“静”二字,强调了环境的静谧与内心的平和,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
最后一句“松外烟消鹤梦长”,远处的松树之外,烟雾散去,鹤的梦境似乎也因此得以延续。鹤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来象征高洁、超脱的意象。此处以鹤的梦境作为结尾,既呼应了前文的宁静氛围,又赋予了整幅画面以深远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内心宁静的向往。
整体而言,《早秋》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早秋时节特有的宁静与美好,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百尺老龙卧山足,口吐清泉声簌簌。
山灵守护几千载,存此方圆两丸玉。
朅来一酌漱甘芳,洗尽凡心悦尘目。
嗟嗟世无桑伫翁,茶经水品谁能续。
扪萝试与谒灵祠,惟见苍苔锁茅屋。
人亡物在是耶非,长啸一声烟树绿。
日斜风定,系艇横塘,暮云似墨。
篱脚花开,秋容尚自罨寒碧。
水榭绣幕齐钩,有数声长笛。
翠袖凭栏,故遮团扇窥客。
匹练银光,画屏中、割来烟色。
松陵残梦,烟波诗兴萧瑟。
一种苍凉况味,又雁砧催别。
悄对疏灯,满林黄叶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