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厌风尘思海峤,不知城市有瀛洲。
青山西去岚光近,紫阁前临王气浮。
小艇半横莲渚外,好风多在树枝头。
何当载酒频相过,笑倚阑干对白鸥。
每厌风尘思海峤,不知城市有瀛洲。
青山西去岚光近,紫阁前临王气浮。
小艇半横莲渚外,好风多在树枝头。
何当载酒频相过,笑倚阑干对白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喧嚣、向往宁静海景的渴望,以及对城市中隐秘仙境的好奇和欣赏。"每厌风尘思海峤"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对遥远海边的向往;"不知城市有瀛洲"暗示了他对城市中可能存在超凡或隐逸之地的好奇。
"青山西去岚光近,紫阁前临王气浮"通过青山、岚光和紫阁的形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祥瑞的氛围,暗示着诗人所处之处有着非凡的气象。"小艇半横莲渚外,好风多在树枝头"进一步描绘了宁静的水边景色,小艇悠然,微风轻拂,富有生活情趣。
最后两句"何当载酒频相过,笑倚阑干对白鸥"表达了诗人期待与朋友共饮,共享这份宁静的美好时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由自在生活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环境的审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的闲适情怀。
琵琶古怨犹凄清,何年一抹横烟汀。
人言随波高下如浮萍,神鳌背负能亭亭。
不知水仙宫殿碧皎洁,玉弦遥映云锦屏。
胡沙万里音尘绝,独与鹦鹉愁青冥。
天际归舟认髣髴,江头寒月伤伶仃。
悄然夜久天籁起,往往恍惚游百灵。
秋风袅袅兮水泠泠,俗耳筝笛兮谁能听。
我眼如耳耳如鼻,妙处不言心独醒。
钧天住奏三千龄,石钟水乐遗林坰,岂有宝器终飘零。
一朝詄荡开天扃,帝命下取呵六丁。
陶梭共起变化随雷霆,古馀山色空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