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心不可求,虚明旷无迹。
应物乃现形,遗影留兹石。
若以色见我,洋海尘三尺。
诸像皆非相,于兹何所得。
至心不可求,虚明旷无迹。
应物乃现形,遗影留兹石。
若以色见我,洋海尘三尺。
诸像皆非相,于兹何所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表达了对佛教中观音菩萨形象及其精神内涵的赞美与深刻理解。诗中的“至心不可求,虚明旷无迹”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洞察事物本质的境界,而“应物乃现形,遗影留兹石”则显示了观音菩萨以慈悲为怀,对世间万象的关注与救度之心。诗人通过观音像的发现,表达了对这种精神境界的向往。
“若以色见我,洋海尘三尺”意味着如果仅从形相去理解的话,那么就如同大海中的细沙一般难以计数,反映出佛教中对色身本质的看破与超越。最后,“诸像皆非相,于兹何所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观音菩萨形象背后深刻哲理的探求,以及这种追问在现世中的意义。
整首诗流露出对佛教哲学的理解和个人内心世界的反思,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宗教艺术的深厚情感。
我昔游戒坛,三日坐松阴。
磊落入心骨,哦诗作龙吟。
寄诗感予季,梦入苍山深。
琳宫宅奥幽,坛宇何萧森。
问松在何处,突兀生千寻。
惊疑忽然寤,震耳犹潮音。
年来涉忧患,浩荡欲无浔。
震动得艮止,坐卧檐卜林。
松声薄九天,若慰千忧沉。
子止无复疑,我行归何岑。
城居日高眠,奇景误朝绮。
趋曹晚回车,长对西山紫。
一日复一日,冥行不知止。
昼阅尘世容,暮浴大海水。
宁知孤根悲,磨旋一蚁子。
快倚阁东西,魂归堕乡里。
我闻十日出,大千岌崩圮。
争斗无时休,中天失旖旎。
谁来一矢加,㸌落不可底。
万象沉中宵,颠倒孤枕倚。
披衣鸡忽鸣,苍莽寸心里。
西邻小家女,二八绝代姿。
辛苦嫁衣裳,当窗理寒机。
庶士不我求,嗟哉无良媒。
衣裳在笥箧,对之怆以悲。
东家有女伴,二七犹未笄。
嫁作贵人妇,小指悬如椎。
缃绮为下裳,紫绮为上衣。
盈盈骄路旁,却笑西家痴。
西家良不痴,为谢东家姬。
人生有错过,富贵莫相欺。
邓艾下巴蜀,汉使跪奉玺。
王浚入石头,吴行舆榇礼。
晋怀迫胡骑,不获浮雒水。
步出华林园,追执如犬豕。
乐此不思蜀,蜀技徒靡靡。
先人坟墓在,西悲讵能已。
语何似却正,诚有如尊旨。
南方待陛下,设座亦复尔。
凿目剥面皮,此事何等理。
臣有弑其君,则加此刑耳。
骨肉何自残,大汉运将启。
故递相驱除,殆为天所使。
一则令充愧,一则令聪喜。
一令昭绝倒,无情乃至此。
安乐如冻蝇,痴呆故莫比。
归命颇倔强,利口如虿尾。
悲哉平阿公,岂曰词令美。
摇尾空乞怜,不救青衣耻。
总之亡国君,无一而可矣。
堂堂烈丈夫,敬为社稷死。
《咏史三十一首·其十八》【清·黄毓祺】邓艾下巴蜀,汉使跪奉玺。王浚入石头,吴行舆榇礼。晋怀迫胡骑,不获浮雒水。步出华林园,追执如犬豕。乐此不思蜀,蜀技徒靡靡。先人坟墓在,西悲讵能已。语何似却正,诚有如尊旨。南方待陛下,设座亦复尔。凿目剥面皮,此事何等理。臣有弑其君,则加此刑耳。骨肉何自残,大汉运将启。故递相驱除,殆为天所使。一则令充愧,一则令聪喜。一令昭绝倒,无情乃至此。安乐如冻蝇,痴呆故莫比。归命颇倔强,利口如虿尾。悲哉平阿公,岂曰词令美。摇尾空乞怜,不救青衣耻。总之亡国君,无一而可矣。堂堂烈丈夫,敬为社稷死。
https://shici.929r.com/shici/FrNCU85.html
于越得岁星,伐之是逆天。
吴其为沼乎,不及四十年。
亦缘人事尽,天道乃好还。
夫妻请臣妾,饲马良亦艰。
迄乎石室归,坐则仰胆悬。
每食必尝胆,折节当世贤。
躬耕夫人织,早朝仍宴眠。
赈贫吊死丧,劳苦士卒先。
令发坐沾襟,偃卧涕泗涟。
细及采葛女,行歌愤所宣。
吴人既以败,栖息姑苏山。
孤臣自知罪,仰冀君王怜。
亦欲如会稽,行成赦前愆。
天以越赐吴,不取祸败延。
今以吴赐越,越其敢舍旃。
夫差乃自杀,蒙面归重泉。
越兵北渡淮,致贡天王前。
赐胙命为伯,号令如风湍。
攻秦秦引咎,畴敢逆我颜。
诸侯毕称贺,横行江淮间。
伯业追桓文,禹祀若再鲜。
惜者猜功臣,乌喙鲜保全。
安乐转予弃,恐惧曾周旋。
功成名遂矣,身退道固然。
不见属镂赐,鸱夷抑何冤。
大患在肘腋,早已相弃捐。
《咏史三十一首·其五》【清·黄毓祺】于越得岁星,伐之是逆天。吴其为沼乎,不及四十年。亦缘人事尽,天道乃好还。夫妻请臣妾,饲马良亦艰。迄乎石室归,坐则仰胆悬。每食必尝胆,折节当世贤。躬耕夫人织,早朝仍宴眠。赈贫吊死丧,劳苦士卒先。令发坐沾襟,偃卧涕泗涟。细及采葛女,行歌愤所宣。吴人既以败,栖息姑苏山。孤臣自知罪,仰冀君王怜。亦欲如会稽,行成赦前愆。天以越赐吴,不取祸败延。今以吴赐越,越其敢舍旃。夫差乃自杀,蒙面归重泉。越兵北渡淮,致贡天王前。赐胙命为伯,号令如风湍。攻秦秦引咎,畴敢逆我颜。诸侯毕称贺,横行江淮间。伯业追桓文,禹祀若再鲜。惜者猜功臣,乌喙鲜保全。安乐转予弃,恐惧曾周旋。功成名遂矣,身退道固然。不见属镂赐,鸱夷抑何冤。大患在肘腋,早已相弃捐。
https://shici.929r.com/shici/Q6taKEN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