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理征棹,薄言归故乡。
故乡渺何许,江水悠且长。
白雁动秋声,碧云生暮凉。
永怀同袍谊,感此良亦伤。
出处谅有时,富贵何足臧。
晨兴理征棹,薄言归故乡。
故乡渺何许,江水悠且长。
白雁动秋声,碧云生暮凉。
永怀同袍谊,感此良亦伤。
出处谅有时,富贵何足臧。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棨所作的《送陆廷言归乡》。诗中描绘了主人公清晨起床,整理行装,准备返回故乡的情景。通过“晨兴理征棹”和“薄言归故乡”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归心似箭的心情。
接着,诗人以“故乡渺何许,江水悠且长”两句,形象地描绘出故乡遥远而不可即的景象,江水悠长,仿佛象征着归途的漫长与艰辛。随后,“白雁动秋声,碧云生暮凉”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清而略带哀愁的氛围,白雁的叫声和傍晚的凉意,都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永怀同袍谊,感此良亦伤”表达了诗人对与陆廷言之间深厚友情的怀念,以及对即将分别的感伤之情。最后,“出处谅有时,富贵何足臧”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指出人生的起落终有定数,富贵并非永恒,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归乡旅程的描绘和对友情、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