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万里连沧海,石室千年隐翠微。
华表月明笙鹤下,苍梧云湿剑龙归。
南城老树名空在,枕上黄粱梦已非。
倦客远寻勾漏洞,丹砂未就与心违。
洞庭万里连沧海,石室千年隐翠微。
华表月明笙鹤下,苍梧云湿剑龙归。
南城老树名空在,枕上黄粱梦已非。
倦客远寻勾漏洞,丹砂未就与心违。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广阔无垠,与大海相连的壮丽景象,以及隐藏在山石之中的古老石室,充满了神秘和历史的气息。月光下的华表下,笙瑟悠扬,仙鹤降临,而云雾缭绕的苍梧山仿佛见证了剑龙的归来,富有神话色彩。
诗人笔触转向现实,南城的老树虽有名号却已物是人非,曾经的梦境如今在枕边破碎,不再如黄粱一梦般虚幻。远方的勾漏洞吸引着疲倦的旅人,然而追求丹砂修炼的道路并未达成,似乎违背了诗人心中的愿望或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洞庭仙境为背景,融入了人生哲理,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内心追求的感慨,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的幽思之情。
登山如观书,开卷见大意。
自非日紬绎,鲜克穷其秘。
晨兴趣归装,徬徨求杖履。
扶携下重阿,顾瞻情何已。
改涂指幽厓,牵萝入涧底。
划然双石门,洞府为谁启。
堂室皆天成,轩渠面江汜。
丹霞拟岱宗,锦石梁父耳。
何为探奇者,至此辄观止。
碑碣空纭纭,解人良未易。
所以面壁老,终古无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