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贻先弟见予戒坛松诗遂梦至戒坛见松高数丈涛声如雷惊寤寄书相告并感怀四首走笔和之》
《贻先弟见予戒坛松诗遂梦至戒坛见松高数丈涛声如雷惊寤寄书相告并感怀四首走笔和之》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我昔游戒坛,三日坐松阴。

磊落入心骨,哦诗作龙吟。

寄诗感予季,梦入苍山深。

琳宫宅奥幽,坛宇何萧森。

问松在何处,突兀生千寻。

惊疑忽然寤,震耳犹潮音。

年来涉忧患,浩荡欲无浔。

震动得艮止,坐卧檐卜林。

松声薄九天,若慰千忧沉。

子止无复疑,我行归何岑。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曾寿所作,名为《贻先弟见予戒坛松诗遂梦至戒坛见松高数丈涛声如雷惊寤寄书相告并感怀四首走笔和之》。诗中描绘了诗人往昔游历戒坛寺的情景,以及在松树下静坐、吟诗的场景。诗中运用了“龙吟”、“琳宫”、“奥幽”、“萧森”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深远、神秘的氛围。

诗的开头提到诗人过去游览戒坛寺时,连续三天坐在松树荫下,内心充满豪情壮志,吟诗之声如同龙鸣。接着,诗人回忆起弟弟寄来的诗作,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并且梦到了自己再次来到戒坛寺,见到那棵高耸入云的松树,其声音如雷轰鸣,令人震撼。

诗中还提到了“艮止”,可能是指《易经》中的卦象,暗示着某种静止或停止的状态。诗人通过描述松声的震撼力,表达出在经历了种种忧患之后,内心渴望得到平静与安宁的愿望。

最后,诗人鼓励弟弟不必再有疑惑,因为自己的行程即将结束,回归到某个未知的地方。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泥滑刺

泥滑刺,马不前,十步九跌防危颠。

忽然于此忆乘船,囊橐满载蒲帆悬。

设如江上遇石尤,泊岸守候空留连。

安得陆行者每值晴,舟行者风顺便。

又愿四月天晴于育蚕家,雨于莳秧田。

天地之大,人犹有憾焉。

掷笔不复道,停鞭且咏渐车篇。

(0)

寄顾寅初

旧友何人在,高怀顾阿瑛。

风尘容倦客,尊酒见平生。

亲有童孙乐,诗兼道骨清。

草堂江上棹,应识隐居情。

(0)

春日楼望

一碧招魂水涨津,远山浓抹雾如尘。

忽风忽雨春愁客,乍煖乍寒天病人。

芳草远黏孤骑没,绿杨低罩几家贫。

天涯飞絮归何处,不到登楼也怆神。

(0)

吴敦复之京师得其尊公绣谷手校宋椠许郢州集以归同樊榭谷林作

当年绣谷翁,诗思凌风骚。

瓶花作法供,酒器分郎曹。

时呼珠盘客,闲染猩猩豪。

我来玲珑帘,如过丁卯桥。

浑疑许郢州,前身或可招。

聚书逾万卷,露纂兼霜抄。

老眼细审定,校雠彻寒宵。

钤以冻乳印,不翅青琼瑶。

一瓻借复还,户外屦则殽。

忽失郢州本,极望心忉忉。

馀皇已佚去,长鬣不可邀。

鱼肠已飞去,欧冶空自劳。

妖徵辰已梦,其岁在元枵。

身骑白雀去,书与白云韬。

私心窃耿耿,旧雨忧萧寥。

佳郎真健者,不愧虎子骁。

坐笑奢产括,愿学固绍彪。

十年广故业,插架增岧峣。

馀事作小诗,秀色映兰苕。

昨岁游燕市,软红厌尘嚣。

何来青毡故,得之非意遭。

乍见足狂喜,掩卷遂号咷。

一卮望影堂,手泽荐芗羔。

再爵酹郢州,荒云天末浇。

摩挲甲乙部,追溯墨痕遥。

吁嗟斯世间,聚散如蓬飘。

不见东涧叟,绛云与天高。

百卷旧汉书,临别何嗷嗷。

晚年复遇之,昭庆老僧寮。

刲羊祭松雪,清泪如河㴞。

一去不复返,拂水亦魂消。

有子乃不死,先德完球刀。

酉阳诸清閟,重光烛神霄。

(0)

樊城

衡阳归雁返,人在楚山前。

塔外眉痕月,城头卵色天。

绀林随驿远,青嶂与云连。

胜地多耆旧,风流感夕贤。

(0)

石湖草堂

昔为祠宇记,今访石湖园。

烟水长如此,风流向古论。

堂开悬石趾,潭隐曲岩门。

满谷芳幽桂,虬枝谁与援。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