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滑刺,马不前,十步九跌防危颠。
忽然于此忆乘船,囊橐满载蒲帆悬。
设如江上遇石尤,泊岸守候空留连。
安得陆行者每值晴,舟行者风顺便。
又愿四月天晴于育蚕家,雨于莳秧田。
天地之大,人犹有憾焉。
掷笔不复道,停鞭且咏渐车篇。
泥滑刺,马不前,十步九跌防危颠。
忽然于此忆乘船,囊橐满载蒲帆悬。
设如江上遇石尤,泊岸守候空留连。
安得陆行者每值晴,舟行者风顺便。
又愿四月天晴于育蚕家,雨于莳秧田。
天地之大,人犹有憾焉。
掷笔不复道,停鞭且咏渐车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不同出行方式的思考与感慨。首句“泥滑刺,马不前,十步九跌防危颠”形象地展现了在泥泞不堪的路上,马匹难以前行的情景,同时也隐喻了人生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接下来,“忽然于此忆乘船,囊橐满载蒲帆悬”则转而描述了乘船时的景象,满载的行囊和高悬的蒲帆,既表现了货物的丰富,也暗示了旅途的繁忙与充实。
“设如江上遇石尤,泊岸守候空留连”通过假设遇到恶劣天气的场景,表达了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无奈与等待,以及对安全的渴望。最后,“安得陆行者每值晴,舟行者风顺便”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状态的向往——无论是步行还是乘船,都能遇到好天气,旅途顺利。
“又愿四月天晴于育蚕家,雨于莳秧田”则是对季节与农事的关怀,希望在适宜的天气下,农民们能够顺利进行春耕与养蚕,体现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注。最后一句“天地之大,人犹有憾焉”表达了面对广阔天地,人们总有无法满足的愿望,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感慨。
“掷笔不复道,停鞭且咏渐车篇”则表明诗人决定暂时放下笔墨,停止前行,选择吟诵诗歌来抒发情感,展现了文人的雅致与情怀。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理想的思考与感悟,富有哲理性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