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裴长官新亭》
《过裴长官新亭》全文
唐 / 钱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茅屋多新意,芳林昨试移。

野人知石路,戏鸟认花枝。

慢水萦蓬户,闲云挂竹篱。

到家成一醉,归马不能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péichángguānxīntíng
táng / qián

máoduōxīnfānglínzuóshì
rénzhīshíniǎorènhuāzhī

mànshuǐyíngpéngxiányúnguàzhú
dàojiāchéngzuìguīnéng

注释
茅屋:简陋的房屋。
新意:新颖的元素或设计。
芳林:茂盛的树林。
试移:尝试移植。
野人:乡村居民,这里指诗人自己。
石路:由石头铺成的小路。
戏鸟:玩耍的鸟儿。
花枝:花朵所在的树枝。
慢水:缓缓流动的水。
蓬户:简陋的竹门。
闲云:悠闲自在的云彩。
竹篱:竹子编成的篱笆。
成一醉:喝得非常醉。
归马:回家的马。
不能骑:醉得无法驾驭。
翻译
茅屋增添了许多新意,昨天还在芬芳的树林中尝试移动。
乡野之人熟悉石头小路,鸟儿嬉戏时会误以为花枝是朋友。
水流缓慢地环绕着竹编的小屋,悠闲的云朵挂在竹篱笆上。
回到家后我已醉意浓浓,连骑马回家都变得力不从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之美。"茅屋多新意,芳林昨试移"表明诗人对自然环境有着新的发现和喜爱,这里的茅屋象征着一种简单而纯净的居所,而芳林则是大自然赋予的礼物。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野人知石路,戏鸟认花枝"一句,通过野人和戏鸟的形象,展示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野人”可能指的是不受尘世羁绊的人,而“戏鸟”则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它们在花枝间自由翱翔,显得悠然自得。

"慢水萦蓬户,闲云挂竹篱"这两句,通过对水流和云彩的描写,更深化了诗中的田园意境。“慢水”、“闲云”都给人一种从容不迫、悠闲自在的感觉,而“萦蓬户”与“挂竹篱”则是这种生活环境下的具体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画面。

最后两句"到家成一醉,归马不能骑"表达了一种归家的喜悦和放松。诗人在外游历后回到家中,饮酒至醉,甚至连回家的马都无法骑乘,这反映出一种彻底放松的状态,也是对前文田园生活的一种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感的真挚表达,构建了一幅美好的乡村生活图画。诗人借此寄寓了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中简单而纯粹美好事物的珍视。

作者介绍
钱起

钱起
朝代:唐   字:仲文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生辰:722?—780年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猜你喜欢

知宗游延福有诗见怀次韵以酬

向来云榭倚阑干,兴已遥驰郭外山。

风伯如嫌俗驾至,禅房疑为病夫关。

铃斋倦卧眼界寂,诗社免陪心境闲。

蜡屐何时破吾愿,与君舒啸翠微间。

(0)

哭令人

三十年间共苦辛,忽然惊断梦中因。

钟情正是我辈事,鼓缶忍同方外人。

熊胆未酬平昔志,牛衣犹是向来贫。

闽山满眼同来路,木落风号泪满巾。

(0)

过蔡端明故居

怀章南过蔡公乡,驻马遥瞻数仞墙。

丹荔株株经品藻,乔松叶叶惠清凉。

四贤诗出人增气,三谏章成国有光。

真是济川三昧手,清源游戏作虹梁。

(0)

宿真隐寺

我亦欲真隐,区区愧此身。

山林与城市,何处隐非真。

(0)

予至兰溪买扇题归去来字吏忽报有潘渊明相访戏书二十字

扇题归去来,客遇潘渊明。

举扇谢佳客,归耕吾已成。

(0)

小瀑布

钓濑云山外,岩花瀑布边。

却疑方处士,诗思涌成泉。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