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多新意,芳林昨试移。
野人知石路,戏鸟认花枝。
慢水萦蓬户,闲云挂竹篱。
到家成一醉,归马不能骑。
茅屋多新意,芳林昨试移。
野人知石路,戏鸟认花枝。
慢水萦蓬户,闲云挂竹篱。
到家成一醉,归马不能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之美。"茅屋多新意,芳林昨试移"表明诗人对自然环境有着新的发现和喜爱,这里的茅屋象征着一种简单而纯净的居所,而芳林则是大自然赋予的礼物。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野人知石路,戏鸟认花枝"一句,通过野人和戏鸟的形象,展示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野人”可能指的是不受尘世羁绊的人,而“戏鸟”则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它们在花枝间自由翱翔,显得悠然自得。
"慢水萦蓬户,闲云挂竹篱"这两句,通过对水流和云彩的描写,更深化了诗中的田园意境。“慢水”、“闲云”都给人一种从容不迫、悠闲自在的感觉,而“萦蓬户”与“挂竹篱”则是这种生活环境下的具体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画面。
最后两句"到家成一醉,归马不能骑"表达了一种归家的喜悦和放松。诗人在外游历后回到家中,饮酒至醉,甚至连回家的马都无法骑乘,这反映出一种彻底放松的状态,也是对前文田园生活的一种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感的真挚表达,构建了一幅美好的乡村生活图画。诗人借此寄寓了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中简单而纯粹美好事物的珍视。
三十年间共苦辛,忽然惊断梦中因。
钟情正是我辈事,鼓缶忍同方外人。
熊胆未酬平昔志,牛衣犹是向来贫。
闽山满眼同来路,木落风号泪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