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才过七夕,又近中元,素秋时候。
月皎风高,渐凉生襟袖。
灏气澄凝,是谁清白,应此□□秀。
味洗膏粱,才侔沈谢,三朝勋旧。
好是新来,日临连帅,化格黔黎,政归仁厚。
早祷群祠,有雨随车骤。
愿与寰区,共资膏泽,岁岁称眉寿。
孝感灵泉,涓涓不绝,斟为醇酎。
正才过七夕,又近中元,素秋时候。
月皎风高,渐凉生襟袖。
灏气澄凝,是谁清白,应此□□秀。
味洗膏粱,才侔沈谢,三朝勋旧。
好是新来,日临连帅,化格黔黎,政归仁厚。
早祷群祠,有雨随车骤。
愿与寰区,共资膏泽,岁岁称眉寿。
孝感灵泉,涓涓不绝,斟为醇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无咎的《醉蓬莱》之二。从鉴赏角度看,诗人通过对七夕、中元节气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凉爽和月夜的清朗,以及自然界的清新与诗人的心境。
“正才过七夕,又近中元,素秋时候。” 这几句诗设定了季节背景,七夕、重阳(中元)都是秋季的传统节日,诗人通过时间的推移,引出下文对秋天景象和情感的抒发。
“月皎风高,渐凉生襟袖。” 月亮与清风是秋夜常见的景象,“渐凉”则点出了秋季气候的转变。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了对秋天美好景致的欣赏和感受。
“灏气澄凝,是谁清白,应此□□秀。” 这里“灏气”指的是清新的秋风,“澄凝”则形容月光的清澈。诗人通过问句“是谁清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高洁情操。
“味洗膏粱,才侔沈谢,三朝勋旧。” 这几句诗转换了语境,从景物描写转入人事。诗人提及自己的才能与古代名士相比,以及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
“好是新来,日临连帅,化格黔黎,政归仁厚。” 这些句子中的“新来”可能指的是新的时期或新的统治者,“日临连帅”则表明了朝廷对地方的关注和管理。诗人通过这些词句,赞美了当下的政治清明与民生安定。
“早祷群祠,有雨随车骤。” “早祷”即是早晨祭祀,“群祠”则指多种神灵。“有雨随车骤”形容的是天降甘霖,象征着吉祥和丰收。
“愿与寰区,共资膏泽,岁岁称眉寿。”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天下百姓共同享受国泰民安的美好生活,以及对长寿的祝愿。
“孝感灵泉,涓涓不绝,斟为醇酎。” 最后,诗人提及“孝感灵泉”,这可能是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地名或事物。通过“涓涓不绝”来形容泉水的连绵不断,以及将其比作美酒,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神圣力量的崇敬。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还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对国家和社会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