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早书事》
《冬早书事》全文
宋 / 杨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窈冥谁为宰炉锤,荣谢唯知岁序催。

腊日未经梅已绽,春风尚远冻先开。

愁无润泽归芳树,独有馀寒著死荄。

收尽浮云天愈净,夜深犹起望三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zǎoshūshì
sòng / yángshí

yǎomíngshuíwèizǎichuíróngxièwéizhīsuìcuī

wèijīngméizhànchūnfēngshàngyuǎndòngxiānkāi

chóurùnguīfāngshùyǒuhánzhùgāi

shōujìnyúntiānjìngshēnyóuwàngsāntái

翻译
幽深之处谁来主宰万物生长,岁月更迭催促着荣枯变换。
腊月还未到,梅花已悄然绽放,虽然春风还未来临,冰雪却先消融了。
忧虑无法滋润归根的树木,只有残余的寒冷留在枯枝上。
乌云散去,天空更加清澈,夜晚深沉时,我依然仰望星辰之位。
注释
窈冥:幽深。
宰:主宰。
炉锤:比喻万物生长的力量。
荣谢:荣华与凋零。
岁序:岁月。
催:催促。
腊日:农历十二月。
梅已绽:梅花已经开放。
春风:春天的风。
冻先开:冰雪先融化。
愁无润泽:忧虑无法滋润。
归芳树:回归到树木。
馀寒:残留的寒冷。
死荄:枯枝。
浮云:乌云。
天愈净:天空更加清澈。
三台:古代星宿名,这里指代星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早晨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窈冥谁为宰炉锤"一句,设问谁在暗黑中掌管着岁月的流转和时间的打击,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荣谢唯知岁序催"则是说只有荣誉和感激之情随着年华的流逝而日益增长。

接着,"腊日未经梅已绽"描写的是虽然还没有到过年的时候,但梅花已经开放了。这一句生动地表现了早春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无奈感受。"春风尚远冻先开"则表明尽管春风还未到来,寒冷依旧,但有一种生机开始萌发。

"愁无润泽归芳树"中,"愁"字表达了诗人的忧虑,而"润泽归芳树"则是希望美好的东西能够回到繁花似锦的树木上。然而实际情况却是"独有馀寒著死荄",只有残余的寒冷覆盖着枯萎的灌木。

最后两句"收尽浮云天愈净,夜深犹起望三台"则表现了诗人即使在深夜,也依然仰望那遥远的三台(可能指代行宫或星象),心中所怀抱的是什么,这里留下了想象空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生命无常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向往。

作者介绍

杨时
朝代: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猜你喜欢

履霜操

霜鲜鲜兮草戋戋,儿独履兮儿宿野田。

衣荷之叶兮叶易穿,采楟花以为食兮食不下咽。

嗟儿天父兮天胡有偏,我不父顺兮宁不儿怜,履晨霜兮泣吾天。

(0)

屈妇词

瓜田不纳履,北郭招谗污。

覆釜重开日,宫中杀破胡。

(0)

太常引

碧幮冰簟午风凉。都是好风光。独自守空床。

泪滴了、千行万行。

别时情意,去时言约,刚道不思量。不是不思量。

说着后、教人语长。

(0)

浣溪沙.早行

旅枕生寒夜惨凄。半庭明月露凄迷。

疲僮梦语马频嘶。

人世几时能少壮,宦游何处计东西。

起来聊欲舞荒鸡。

(0)

木兰花慢.题红犀扇面

记西湖送别,曾共绾,绿杨丝。

怅水去云回,佳期杳渺,远梦参差。

重来访邻寻里,爱卿卿、不减旧风姿。

不着银筝清怨,难题纨扇相思。暗香销尽合欢枝。

留在锦囊诗。又越北闽南,秋随雁影,花老莺儿。

应缘采春情重,便鉴湖、春色恋微之。

扶起晓窗残醉,潮平月落多时。

(0)

水龙吟.出郭

太行千里新晴,青山也喜归来好。

一鞭秋色,半帆云影,去如飞鸟。

桂玉情怀,尘埃面目,鬓华空老。

道本无伎俩,颠鸾倒凤,时自把,平生笑。

万里江湖浩渺。便安排雨蓑烟棹。

闲时哦句,醉时歌曲,醒时垂钓。

十载鹓行,孤忠却念,君恩难报。

倚篷窗时向,夕阳明处,认琼华岛。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