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寂寂白云堆,三径萦迂锁翠苔。
怪得菊松多喜色,祇缘琴鹤已归来。
人瞻北斗光尤灿,门对南山掩复开。
野客再持漫刺谒,不应袖手又空回。
楼台寂寂白云堆,三径萦迂锁翠苔。
怪得菊松多喜色,祇缘琴鹤已归来。
人瞻北斗光尤灿,门对南山掩复开。
野客再持漫刺谒,不应袖手又空回。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借张山长韵呈方虚谷(其三)》。诗中通过描绘静谧的楼台、古藤缠绕的小径和翠绿的苔藓,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
“楼台寂寂白云堆”一句,以静谧的楼台与飘渺的白云构成宁静的画面。接着,“三径萦迂锁翠苔”则进一步描绘出一种幽深而又不失生机的小道。
“怪得菊松多喜色,祇缘琴鹤已归来。”这里借用了菊花和松树常绿的象征意义,以及琴和鹤象征着高洁与自由精神,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生命力与艺术境界的欣赏。
“人瞻北斗光尤灿,门对南山掩复开。”这两句则是从宏大的天文观察到具体的居所布局,北斗星象征着方向和指引,而面向南山则寓意着安稳与希望。
最后,“野客再持漫刺谒,不应袖手又空回。”诗人以“野客”自况,表达了再次拿起笔墨记录心中的所感所思,决不空手而返的坚定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诗人超然物外、追求高洁艺术境界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