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雷阳道中即事·其八》
《雷阳道中即事·其八》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欹木崩厓架短桥,盘冈几转度山椒。

牛堪负囷归村垄,水自推车灌稻苗。

瘴雨洒林烟不扫,火云酣午叶如烧。

虽然也是南中地,却望家园首重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雷阳道中的自然景象与农耕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首句“欹木崩厓架短桥”,以“欹木”、“崩厓”、“短桥”三个意象,勾勒出山路崎岖、险峻的特点,展现出道路的艰难与险阻。接着“盘冈几转度山椒”,通过“盘冈”、“几转”、“度山椒”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行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最终到达山顶的情景,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蕴含着克服困难后的喜悦。

“牛堪负囷归村垄,水自推车灌稻苗”两句,将目光转向农耕生活。牛在田间劳作,背负着谷物返回村庄,水则自动推动车轮灌溉稻田,生动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同时也体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

“瘴雨洒林烟不扫,火云酣午叶如烧”描绘了雷阳地区特有的气候特征。雨季时,瘴气弥漫,烟雾不散;夏日正午,烈日高照,树叶如同被火烧过一般,形象地表现了雷阳地区的湿热气候和强烈阳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最后,“虽然也是南中地,却望家园首重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尽管身处异乡,面对艰苦的环境,但心中始终挂念着自己的家园,这种情感真挚而动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雷阳道中自然景观和农耕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洞仙歌.忆蓉湖

故乡云水,忆蓉湖佳绝。滑笏波光漾春色。

何时归计准、小坐苔矶,衣尘浣,俯照明漪千尺。

昨宵清梦好,柔橹咿哑,惊起轻鸥度环碧。

略彴夕阳斜、穿过前湾,林影外、烟岚层叠。

有三两、渔舟傍桃花,看网出银鳞、一罾红雪。

(0)

沁园春

对月高歌,细数生平,纷纷角张。

叹少儒戎幕,徵裘凋敝,相如园令,赋笔摧藏。

寄泪音书,惊心烽火,容易人归百战场。

吾衰矣,渐容销秦镜,鬓点吴霜。风沙古塞伊凉。

竟误认、他乡是故乡。

怅五湖烟水,空思泛宅,廿年尘土,未许搴裳。

忍负盟鸥,更骑官马,羞向关西道姓杨。

谁招隐,说小山丛桂,吹满秋香。

(0)

百字令.旅夜有怀旧游

华年弹指,最难忘、只是酒旗歌扇。

金粉南朝行乐地,水榭中宵弦管。

杨柳情丝,海棠梦影,醉眼春撩乱。

分香帕子,行行新句题满。

谁念关塞栖迟,吴云万叠,离恨连天远。

烟月秦淮无恙在,依旧兰桡波暖。

画角吹愁,铜荷飘泪,听彻更长短。

沈思往事,酒醒人在孤馆。

(0)

临江仙

一自游骢花外去,经年久绝音尘。

空箱叠损郁金裙。镜鸾羞独照,衾麝惜余熏。

碧海青天人怅望,断肠最是黄昏。

红笺小字写回文。泪丝山枕雨,梦影锁窗云。

(0)

双调望江南

腰围减,芳思渐销磨。

白纻单衫裁却月,红盐怨曲唱回波。閒处敛双蛾。

人迹少,琼砌草成窠。

鬓影恰同花影瘦,泪丝持比雨丝多。怊怅奈秋何。

(0)

南乡子.蓬松果

一树蓬松。身如井上两梧桐。雄树生花雌结子。

鸳鸯似。不是多情争有此。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