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白云万顷还□去,来去谁能留得住。
去处放他秋月明,来时寒破太虚路。
等闲为雨复为晴,玄空一点元青青。
道人何异白云意,此心了然游杳冥。
君不见白云万顷还□去,来去谁能留得住。
去处放他秋月明,来时寒破太虚路。
等闲为雨复为晴,玄空一点元青青。
道人何异白云意,此心了然游杳冥。
这首诗以"白云"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白云道人的赞美和对其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首句"君不见白云万顷还□去"描绘了白云飘渺无定的景象,暗示道人的心境如白云般自由。"来去谁能留得住"进一步强调了道人超脱尘世的态度。
"去处放他秋月明,来时寒破太虚路"写白云离去时让秋月更加明亮,归来时又打破虚空的宁静,展现了道人出世入世自如的境界。"等闲为雨复为晴"则比喻道人心境随自然变化,不为外物所扰,如同云雨晴阴的变化一般自在。
最后两句"道人何异白云意,此心了然游杳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白云道人内心的赞赏,认为他的心境与白云无异,能够超脱尘世,心灵清澈,悠游于无形的宇宙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象征手法,传达了对白云道人超凡脱俗生活态度的敬仰和追求。
郁蒸变炎景,雨意含烦暄。
初若霰着枝,须臾如倾盆。
恒旸亦已病,蓄此非朝昏。
梧桐翻旱叶,兰蕙活微根。
望久足慰怀,迎凉敞窗轩。
中伏未及秋,于物犹殷繁。
冻蝇遂敛翼,湿蚁随流奔。
鸟飞压云重,夕明知月昏。
人事无兼遂,漠然惟寒温。
初离县日谋经宿,既到山中未忍回。
公宇若无民事决,愿携茶器上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