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鬼谷子,雄辩倾六国。
视世无足言,自闭长默默。
苏张何为者,欲窃长短术。
学成果无赖,遂为世所惑。
颠倒卖诸侯,倾转莫可执。
后世何不明,疑我不汝及。
谁知居深山,玩世可终日。
君观二弟子,死处竟莫得。
客齐自披裂,投魏求寄食。
悠悠清溪中,石乱流水急。
溪鱼为朝餐,老死得安穴。
居乱独无言,其辩吾不测。
清溪鬼谷子,雄辩倾六国。
视世无足言,自闭长默默。
苏张何为者,欲窃长短术。
学成果无赖,遂为世所惑。
颠倒卖诸侯,倾转莫可执。
后世何不明,疑我不汝及。
谁知居深山,玩世可终日。
君观二弟子,死处竟莫得。
客齐自披裂,投魏求寄食。
悠悠清溪中,石乱流水急。
溪鱼为朝餐,老死得安穴。
居乱独无言,其辩吾不测。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寄题清溪寺》,以清溪鬼谷子这一历史人物为引子,表达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权谋之术的批判。诗人首先描绘了鬼谷子的雄辩才能,但他选择沉默自守,不与世俗论短长。接着,诗人批评苏秦、张仪那样的策士,他们虽然学有所成,但最终因权谋而陷入困境,无法掌控局面。
诗人感叹后世之人不明此理,反而怀疑像鬼谷子这样隐居深山的人,不知其真正的生活态度。鬼谷子在山中过着闲适的生活,鱼儿为伴,安然度日,不参与纷争。他的两个弟子命运凄凉,一个被分裂,一个流落他乡,这与鬼谷子的淡泊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诗人以清溪的水流湍急和石子碰撞声作结,象征世事的纷扰,而鬼谷子则能在这乱世中保持内心的平静。整首诗寓言深刻,借鬼谷子的形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谋之术的反思。
郤縠诗书将,衔恩赴梓州。
绕身垂印绶,护马执戈矛。
剑阁和铭峭,巴江带字流。
从来皆惜别,此别复何愁。
九陌喧喧骑吏催,百官拜表禁城开。
林疏晓日明红叶,尘静寒霜覆绿苔。
玉佩声微班始定,金函光动按初来。
此时共想朝天客,谢食方从阁里回。
霜台同处轩窗接,粉署先登语笑疏。
皓月满帘听玉漏,紫泥盈手发天书。
吟诗清美招闲客,对酒逍遥卧直庐。
荣贵人间难有比,相公离此十年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