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杨尚书赴东川》
《送杨尚书赴东川》全文
唐 / 姚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郤縠诗书将,衔恩赴梓州。

绕身垂印绶,护马执戈矛。

剑阁和铭峭,巴江带字流。

从来皆惜别,此别复何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ángshàngshūdōngchuān
táng / yáo

quèshīshūjiāngxiánēnzhōu
ràoshēnchuíyìnshòuzhímáo

jiànmíngqiàojiāngdàiliú
cóngláijiēbiébiéchóu

翻译
郤縠凭借诗书才学担任将领,怀着恩情奔赴梓州任职。
他的官职显赫,身上佩戴着垂挂的印绶,保护着战马,手持戈矛准备战斗。
剑阁上的铭文刻着他的功绩,而巴江的水仿佛也带着他的名字流淌。
人们历来都对离别感到惋惜,但这次的分别又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
注释
郤縠:古代将领名。
诗书:指学问和诗书修养。
衔恩:怀着感恩的心情。
梓州:古地名,今四川三台县一带。
印绶:古代官员的象征,印信和系印的丝带。
护马:保护马匹。
戈矛:古代兵器,戈用于刺,矛用于捅。
剑阁:位于四川北部的著名关隘。
峭:陡峭,形容铭文刻得深峻。
巴江:长江上游支流,流经四川地区。
惜别:对离别的惋惜。
何愁:有什么可担忧的。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位士人准备远行的情景,郤縠、诗书等物品被收拾整理,以示其重视知识与文化。"衔恩赴梓州"表明这次离别是带着对恩人的感激之情前往梓州(今四川宜宾)的。"绕身垂印绶,护马执戈矛"则形象地展示了士人出行时的装束和备战状态,以及对旅途安全的警觉。

接下来的"剑阁和铭峭,巴江带字流"让读者感受到这位士人的旅程是如何跨越险峻的地貌,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这里的“剑阁”指的是蜀道上的剑门关,而“铭峭”则可能是对其险峻的形容,“巴江带字流”则是对长江水流的生动描绘。

"从来皆惜别, 此别复何愁"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离别的特别不舍和深重的忧虑。"从来皆惜别"意味着历来的每一次告别都让人感到惆怅,而“此别复何愁”则强调了这一次离别尤其令人心绪难平。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确描写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送别之时的心境和景象。

作者介绍
姚合

姚合
朝代:唐   号:称“姚   籍贯:陕州硖石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颂古三十六首·其二十二

武帝求仙不得仙,王乔端坐却升天。

有心用处还应错,无意求时又宛然。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十六

晷运推移,日南长至。上下四维,庆无不利。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十八

元正改旦,事事成现。有时放行,有时坐断。

不惜两茎眉,和坐盘掇转。佛法世法,都卢一片。

既是佛法世法,如何得成一片。

但辨肯心,必不相赚。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一

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霄何所为。

无孔笛吹云外曲,相逢知我者还稀。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五十

威音那畔真消息,累及瞿昙老祖翁。

四十九年颠倒说,人间天上谩流通。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九

今朝月半,见成公案。临济德山,犹是钝汉。

灵隐恁么道,也是不著便。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