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月半,见成公案。临济德山,犹是钝汉。
灵隐恁么道,也是不著便。
今朝月半,见成公案。临济德山,犹是钝汉。
灵隐恁么道,也是不著便。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崇岳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禅宗修行和悟性的理解。"今朝月半,见成公案",意指在明亮如镜的月夜,禅师们讨论佛法,处理禅门中的重要议题或疑难问题。"临济德山,犹是钝汉",提到临济和德山两位著名的禅师,暗示即使他们是修行高深的大师,仍被视为反应迟钝、未完全领悟的人,强调禅修的不易和深入。
"灵隐恁么道,也是不著便",灵隐指的是另一位禅师,他的话语看似平常,但真正的佛法并不在于言辞的华丽或复杂,而在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不著便"意味着不必执着于言语或概念,直接体验真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宗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追求,以及对修行中顿悟与渐修的理解,体现了禅宗的智慧和修行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