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见梅杂兴》
《见梅杂兴》全文
宋 / 陆梦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人间谁是识梅真,弃实求花后世心。

何似只如三代日,分甘投老万山深。

寄来陆凯浑多事,说到林逋亦费吟。

耿耿知音唯月在,无言相看古犹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ànméixīng
sòng / mèng

rénjiānshuíshìshíméizhēnshíqiúhuāhòushìxīn

zhīsāndàifēngāntóulǎowànshānshēn

láikǎihúnduōshìshuōdàolínfèiyín

gěnggěngzhīyīnwéiyuèzàiyánxiāngkànyóujīn

注释
识梅真:真正理解梅花的本质。
弃实求花:忽视果实,只追求花朵。
三代日:古代淳朴的社会风气。
分甘投老:共享丰收直到老去。
陆凯:诗人名,此处代指寄诗之人。
林逋:另一位著名诗人,以其隐逸生活闻名。
耿耿:忠诚、明亮,此处形容对月亮的深深情感。
无言相看:默默无声地相互注视。
翻译
世间谁能真正理解梅花的本性,后人只追求花朵而忽略了果实的实质。
哪比得上古人淳朴的时代,人们共享丰收,直到老去,隐居在深山之中。
你寄来的诗篇似乎过于繁琐,提到林逋也让我费神吟咏。
唯有明月能成为知音,默默陪伴,古今如一,无需多言。
鉴赏

这首诗名为《见梅杂兴》,作者陆梦发是宋代文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见解。首句“人间谁是识梅真”质疑世间是否有人真正理解梅花的本质,暗示了梅花孤高的品性。次句“弃实求花后世心”批评世人往往只追求梅花的观赏价值,而忽略了其内在的精神实质。

第三句“何似只如三代日”以古代盛世相比,表达对梅花在朴素、自然环境中依然保持高洁品质的赞赏。最后一句“分甘投老万山深”则描绘了梅花独自在深山中默默奉献,不求闻达的形象,寓意着高尚的品格和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人通过寄梅这一典故,暗讽陆凯多事,同时也提及林逋,两位历史上与梅花有关的名人,借此引发读者对梅花精神的深入思考。最后两句“耿耿知音唯月在,无言相看古犹今”强调了梅花与月亮一样,作为知音默默陪伴,无论古今,其精神恒久不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和对世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陆梦发
朝代:宋

(1222—1275)徽州歙县人,字太初。博览群籍,尤深于《春秋》。理宗宝祐四年进士。累迁大理寺丞。奉旨率兵讨捕海寇,兵败而死。尚气节,文章典雅,笔札尤精。有《乌衣集》、《圻南集》、《晓山吟稿》。
猜你喜欢

过涉县

两岸青山几万里,中间一水走如龙。

数家市肆无居货,百户厢民尽务农。

兵燹罕经祠庙古,蝗灾不值岁时丰。

前朝令尹多佳政,道侧苍碑记范公。

(0)

奉教和怀友诗韵

南望停云思有馀,两经霜叶落庭除。

故人一去长悬榻,驿使重来不寄书。

终日倚栏吟伐木,何时对酒赋嘉鱼。

转头又近重阳节,孰与登高共把萸。

(0)

无题五首·其二

心绪浑无定,春空百尺丝。

梦随蜀帝魄,啼血向花枝。

(0)

点绛唇.春思

睡起鸳帏,绿纱窗外莺啼晓。海棠开了。

帘幕春寒悄。谁在秋千,却是风来袅。眉慵扫。

情怀不好。斗甚閒花草。

(0)

清明前二日林泉过予西郊留宿草堂晚步赋诗因次其韵

犬吠鸡鸣达四郊,依依烟火叠相交。

时光暗转催农事,海味初来赡客庖。

细柳绿欺临水树,小桃红傲出墙梢。

子云寂寞甘衰朽,更有何心作解嘲。

(0)

草堂杂兴十首·其十

我亦西郊有草堂,梅花纸帐竹筐床。

茅柴味薄葱椒烈,榾柮烟消芋栗香。

为着残棋知胜负,因观通鉴识兴亡。

何须抵死忧身外,万事无如醉作乡。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