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鸳帏,绿纱窗外莺啼晓。海棠开了。
帘幕春寒悄。谁在秋千,却是风来袅。眉慵扫。
情怀不好。斗甚閒花草。
睡起鸳帏,绿纱窗外莺啼晓。海棠开了。
帘幕春寒悄。谁在秋千,却是风来袅。眉慵扫。
情怀不好。斗甚閒花草。
这首《点绛唇·春思》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女子的细腻情感画卷。
“睡起鸳帏,绿纱窗外莺啼晓。”开篇以女子从梦中醒来,窗外绿纱轻动,黄莺啼鸣,春日晨光初照,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略带生机的画面。鸳帏,指的是绣有鸳鸯图案的床帷,象征着女子的闺房之雅致与温馨。
“海棠开了。帘幕春寒悄。”接着,诗人将笔触转向室外,海棠花悄然绽放,春寒料峭中,花香四溢,透露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帘幕半掩,既保持了室内的私密,又隐约透出外界的春意,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谁在秋千,却是风来袅。”此时,画面中出现了一位女子在秋千上的身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整个世界都因她的存在而生动起来。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女子的活泼与灵动,也暗示了她内心的轻盈与自由。
“眉慵扫。情怀不好。斗甚閒花草。”最后,诗人通过女子慵懒地不整理妆容,表达出她此刻心情不佳的状态。面对春日的美好景色,她却无心欣赏,似乎内心正经历着某种困扰或忧愁。斗甚閒花草,一句看似闲聊,实则暗含女子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日闺中女子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外界美好景象的细腻感知,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空山无人秋夜凉,银河荧荧流月光。
苍龙百尺落松影,松梢露滴沾衣裳。
幽人中夜耿不寐,起抱丝桐幽思长。
坐据苔石不知泠,横膝对月调宫商。
山高水深趣未已,谁其知者同徜徉。
七弦不尽太古意,下听独有仙娥嫦。
调高馀响振山谷,啼鸟惊起争飞翔。
夜深欲鼓广陵散,斜月半落山苍苍。
呼童抱琴且归去,净扫白云眠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