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草堂杂兴十首·其十》
《草堂杂兴十首·其十》全文
明 / 董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我亦西郊有草堂,梅花纸帐竹筐床。

茅柴味薄葱椒烈,榾柮烟消芋栗香。

为着残棋知胜负,因观通鉴识兴亡。

何须抵死忧身外,万事无如醉作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展现了诗人草堂生活的闲适与淡泊。首句“我亦西郊有草堂”,开门见山地介绍了诗人的居住环境,一个位于西郊的简朴草堂,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之感。接着,“梅花纸帐竹筐床”一句,通过梅花、纸帐和竹筐床这些意象,不仅渲染了草堂的清雅氛围,也暗示了诗人的高洁情操。

“茅柴味薄葱椒烈,榾柮烟消芋栗香”两句,通过对比,生动地描绘了草堂内生活的简单与质朴。茅柴煮食,虽味不浓烈,却有葱椒的辛辣提味;榾柮(干木头)燃烧后,芋栗的香气四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自然的氛围。这种生活状态,既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的淡然态度,也流露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为着残棋知胜负,因观通鉴识兴亡”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在草堂中,诗人或许会与友人对弈一局残棋,享受那份静谧的乐趣,同时也能从棋局中领悟到人生的胜败之道。而“因观通鉴识兴亡”,则表明他通过阅读《资治通鉴》这样的历史书籍,洞察历史的兴衰更替,从中汲取智慧与教诲。

最后,“何须抵死忧身外,万事无如醉作乡”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认为,不必过于忧虑外界的得失,人生的意义或许就在这一份简朴的生活之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醉心于这样的生活,便是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草堂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历史的深思与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董纪
朝代:明   号:一槎   籍贯:上海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你喜欢

观化堂编校旧书·其一

赫日真能永,微风亦自凉。

故应便北户,何敢厌东墙。

汲水聊为戏,翻书却未忙。

平生閒与懒,并觉味兼长。

(0)

为山亭后有小池丛石间得石螭因以斛汲水导注之

微流自作小潺湲,底处奔崖落迸泉。

骤喜忽闻飞雨过,却疑惊起老龙眠。

凭轩但遣时醒耳,裂岸何须去拍天。

索寞归心谁与寄,家山不到已三年。

(0)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其五

主人公诺听我嘱,今年已是五十六。

为人终是费分疏,何日口边生白醭。

(0)

念弥陀颂·其三

鬓发看看染雪霜,心猿意马尚颠狂。

一朝掩目空归去,始信泥犁岁月长。

(0)

偈一百二十首·其一○一

四海五湖人,慧林同禁足。

譬如学牧牛,身心要淳熟。

常耕自己田,莫犯他人谷。

一句若参差,九旬何面目。

(0)

偈一百二十首·其七十五

滕王阁畔遥招手,汴水堤边未点头。

要得锦鳞来上钓,大家撑动木兰舟。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