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斧留心汉晋閒,岂期谷隐避名难。
一人有半随秦去,不得相离释道安。
衮斧留心汉晋閒,岂期谷隐避名难。
一人有半随秦去,不得相离释道安。
此诗《襄阳咏史(其十八)谷隐山》由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所作,描绘了一段历史人物与名利之间的抉择与无奈。诗中通过“衮斧留心汉晋閒”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置于汉晋时期的历史背景之中,暗示了主人公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影响。接着,“岂期谷隐避名难”则揭示了主人公选择隐居谷中,避开名利纷争的内心挣扎与无奈。
“一人有半随秦去”,这一句形象地描述了主人公在面对历史变迁时的矛盾心理,仿佛有一半的自己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法摆脱时代的洪流。而“不得相离释道安”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冲突,表达了即使在追求精神解脱与道义安顿的过程中,也难以完全割舍对名利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的牵绊。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视角,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名利与道义之间艰难抉择的内心世界。
万物有常性,性无不贵生。
风翔与骏奔,一一远害情。
鴥彼沙上鸥,皎皎霜雪明。
月宿沧洲静,日浴沧浪清。
何以狎溪人,溪人淡无营。
循循自饮啄,往往相逢迎。
徘徊两无猜,何慕亦何惊。
客有怀依依,云水言将归。
逐尔群鸥乐,群鸥尔勿飞。
此心未忘者,天机非杀机。
柏人去弗宿,万安退而止。
见几惩贯高,噬脐嬖妃子。
畏避虽同途,兴亡乃异轨。
江边招提小,楼阁半倾圮。
回薄二里馀,六龙驻于此。
愁横云盖山,闷系罗带水。
历历斜谷路,去天尺有咫。
昨夜雨中铃,哀音犹在耳。
画像赭衣袂,挟一弓两矢。
侑以圣云孙,祖武略相似。
剑外尘再蒙,黄明著年纪。
今我吊陈迹,行迈亦靡靡。
吹动波间皱,正值秋风起。
安得如渔翁,垂钓江之涘。
秋夜不可奈,孤灯耿残书。
书中何所陈,兴亡鉴贤愚。
心兵忽森起,掩卷长嗟吁。
童子问我言,自古夫何如。
小人计目前,君子思远图。
双髀骨已满,揽镜犹故吾。
局蹐蚁封里,负此六尺躯。
投桃勿复道,候虫吊风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