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尽奇峰,参差削玉蓉。
人烟含乱石,瀑影出寒松。
空翠飞犹湿,馀花落尚秾。
乱同樵女渡,洸口暮闻钟。
一县尽奇峰,参差削玉蓉。
人烟含乱石,瀑影出寒松。
空翠飞犹湿,馀花落尚秾。
乱同樵女渡,洸口暮闻钟。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从英德至浛洸的途中所见的山川景色,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
首句“一县尽奇峰”,开篇即以“奇峰”点题,展现出整个县境皆是奇异峻峭的山峰,为全诗奠定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基调。接下来,“参差削玉蓉”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削尖的玉芙蓉,形象地描绘出山峰的高耸和形态之美,同时也暗示了山峰的细腻与精致。
“人烟含乱石”一句,转而描写山间的人居环境,通过“乱石”与“人烟”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山石的粗犷与人的生活气息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瀑影出寒松”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观的描绘,瀑布的影子映照在寒松之上,不仅增添了动态美,也体现了水与木之间的相互依存,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空翠飞犹湿,馀花落尚秾”两句,分别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描绘了山间的清新与生机。空中的翠色仿佛能飞动,即使在空中也能感受到湿润;落花虽已凋零,但依然鲜艳,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最后,“乱同樵女渡,洸口暮闻钟”以日常生活场景收尾,通过“乱同樵女渡”描绘了山间小径上樵夫与女子的日常行进,与前文的壮丽自然景象形成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洸口暮闻钟”则以暮钟声结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让人在欣赏美景之余,也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平生爱山林,里居想王屋。
孤月自无朋,断云曾不族。
讵知庄遵市,倏有贾谊卜。
西河就索居,漆园问尊足。
翟门罗可去,轲宅仁已熟。
似闻结驷多,每见后骑属。
鲁台时遣馈,监侯已发粟。
竞欢王俭莲,肯问颜公粥。
家贫愿邻富,蒹葭欣倚玉。
颇容滑稽叟,来簉堂上烛。
犹能辨丝簧,渐近不如竹。
浊醪慁兵酝,庸行参圣读。
愿为善颂祷,既醉备五福。
谋妇拟提壶,敲门惊啄木。
持螯两从事,来就桑下宿。
美味均适口,双明喜增目。
命驾匪千里,星言愧不夙。
联句乏追韩,补诗聊继束。
终当效乐天,骆马为酒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