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其七》
《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其七》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懵懂维摩不二门,略无遗嘱付儿孙。

普贤若匪刚饶舌,此事如何更吐吞。

(0)
翻译
懵懂的维摩诘并不执着于任何门派,
他对后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给子孙。
注释
懵懂:形容对事物不清楚或不明白。
维摩:佛教人物,维摩诘居士。
不二门:佛教术语,指不执着于任何一边,达到中道的境界。
略无:完全没有。
遗嘱:临终前的吩咐或交代。
匪:非,不是。
刚饶舌:过分多话,这里形容普贤不会轻易多言。
此事:指维摩诘的遗愿之事。
更吐吞:不再隐瞒,直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其七)》中的一联。诗人以维摩诘的形象开篇,描述维摩诘智慧深沉,对于佛法的领悟已经达到了不二法门的境地,即对佛法有深刻独到的理解,无需多言。他没有留下任何明确的遗言给后人,暗示了佛法的精髓在于个人的体悟和实践,而非言语传授。

接着,诗人通过假设如果普贤菩萨不是那么沉默寡言,可能会有所表达,但这里强调的是维摩的沉默恰好体现了佛法的微妙之处,即真正的领悟是内在的,不需要过多的言辞来阐述或解释。"此事如何更吐吞"进一步强化了这个观点,表明真正的佛法奥秘在于无声的领悟,而非口头上的滔滔不绝。

总的来说,这句诗赞扬了维摩和普贤的智慧内敛,强调了佛教修行中的默会心领,以及言传不如身教的精神。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野兴

门径久荒芜,谋身计画无。

酣歌声正远,清睡兴尤孤。

简朴衣冠野,疏狂语笑粗。

山游方自乐,世誉不须沽。

(0)

松径清游

驴载新诗仆抱琴,白云幽径夕阳林。

天风十里青松顶,满耳笙箫太古音。

(0)

游三洞金盆诸峰绝句二十首·其三

仙翁出洞口,笑我两鬓华。

尘世累变更,翁貌长如花。

(0)

和王存诚洞天长篇

神仙姓字留丹书,神仙旧宅岩谷居。

昔曾蹑险探仙迹,问我俗虑何当除。

长生妙诀诚足学,读书万卷将奚如。

曩思封侯食五鼎,今愧半世成踌蹰。

顽躯七尺走尘土,多情白发劳自梳。

因君赠我锦绣句,梦魂日月金芙蕖。

桃源烟水但如昨,欲寻旧路仍趑趄。

焉得琼杯酌仙醑,与子共驾五色车。

碧云望断杳莫致,临川结网徒羡鱼。

已办刀圭生羽翼,脱凡换骨乘天与。

长揖安期赤松去,握手大笑凭空虚。

童髫绿鬓垂两耳,天风一任寒萧疏。

(0)

赠叶仲舆

三月皇都偶遇君,袖携诗卷见情亲。

玉堂仙去难兄逝,流水残花亦怆神。

(0)

闰十二月二十七日喜雪四首·其四

姓名何事到金瓯,沧海横流浩莫收。

鹄立白袍三百个,有谁回首望崖州。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