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关踏尽几重岗,去国悠悠路更长。
别后三秋惊岁月,潇然一旅惯风霜。
属厌茶味能消闷,搜搅书肠觉有香。
过雁怀人空矫首,草书未暇事应忙。
间关踏尽几重岗,去国悠悠路更长。
别后三秋惊岁月,潇然一旅惯风霜。
属厌茶味能消闷,搜搅书肠觉有香。
过雁怀人空矫首,草书未暇事应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别故乡后的旅程艰辛与心境变化。首句"间关踏尽几重岗,去国悠悠路更长",通过描绘山路崎岖和行程遥远,表达了离别之苦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别后三秋惊岁月",以季节更替暗示时间流逝,凸显离别后的时光匆匆。
接下来的"潇然一旅惯风霜",表现出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已习惯于旅途中的困苦和艰辛,显示出坚韧不拔的性格。"属厌茶味能消闷,搜搅书肠觉有香",则通过品茶读书来排解心中的孤寂和烦闷,体现出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精神寄托。
最后两句"过雁怀人空矫首,草书未暇事应忙",借大雁南飞引发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而自己却无暇他顾,专注于草书创作,流露出诗人专注于艺术创作的忙碌与专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离别后的旅途生活和内心世界,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思乡怀人和自我修养的主题。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