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昭君怨》
《昭君怨》全文
宋 / 郑樵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长谢椒房草,终为薄命身。

那教兰蕙质,翻与雪霜亲。

脸腻匀脂浅,妆残促恨颦。

故知关北夜,无分汉南春。

红泪残胡月,轻衣半洛尘。

琵琶凄切语,愁杀路傍人。

(0)
翻译
长久地感谢椒房的恩惠,却终究是个命运坎坷之人。
怎能让如兰似蕙的清雅品质,反而亲近严寒和霜雪。
脸颊上脂粉匀净但色泽淡薄,妆容残破更显忧愁深重。
因此可知,我在关北的夜晚,无缘享受汉南的春天。
眼中的泪水在胡月下残留,轻薄的衣物沾满洛城的风尘。
琵琶声声凄凉,让路边的人听了都感到悲伤。
注释
长谢:长久地感谢。
椒房:古代后宫中的一种香草,借指皇后。
薄命:命运不好,寿命短。
兰蕙质:比喻高洁的品质。
雪霜亲:形容环境恶劣。
脸腻匀脂浅:形容女子妆容精致但面色苍白。
促恨颦:愁眉紧锁,表示愁绪深重。
关北:泛指北方地区。
汉南:指南方地区。
红泪:眼泪。
胡月:指异域或边疆的月亮。
轻衣半洛尘:轻薄的衣物沾染了洛阳的尘土。
琵琶凄切语:悲凉的琵琶声。
愁杀:极度使...悲伤。
路傍人:路边的行人。
鉴赏

这首《昭君怨》是宋代诗人郑樵所作,以王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为题材,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深深同情和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昭君从宫中的椒房草逐渐凋零,象征其宫廷生活的结束,到最终成为薄命之身,展现了她的不幸遭遇。

"长谢椒房草,终为薄命身",这两句直接点明了昭君的悲剧命运,暗示了她离开繁华宫殿后的孤寂与无奈。接下来的"那教兰蕙质,翻与雪霜亲",将昭君比作高洁的兰花和蕙草,却被迫与严寒的雪霜为伍,进一步强调了她的不幸。

"脸腻匀脂浅,妆残促恨颦",通过对昭君容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妆容的憔悴和内心的哀愁。"故知关北夜,无分汉南春",昭君身处寒冷的边关,无法享受到温暖的江南春色,表达了她的思乡之情和命运的不公。

"红泪残胡月,轻衣半洛尘",用红泪和胡月、轻衣和洛尘的对比,形象地刻画了昭君在异域的孤独和飘零。最后两句"琵琶凄切语,愁杀路傍人",通过琵琶声的凄凉,渲染了昭君的离愁别绪,也触动了旁观者的悲悯。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昭君形象的细致刻画,展现了她从宫廷到塞外的转变,以及她内心深处的哀怨和无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郑樵

郑樵
朝代:宋

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生于北宋崇宁三年三月三十日(1104年4月26日),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立志读遍古今书,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日(1162年4月26日)。郑樵著述有80余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遗文,其中《通志》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猜你喜欢

和坚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下六雨后每题二绝禁犯本题及风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绝·其九

意态冲寒不自持,桂华相伴亦多时。

未须细睹青春面,且看扶疏写影宜。

(0)

新月

星珠错落飞破镜,玉斧应须及时整。

虽然光细轮未安,犹得山河半边影。

几人矫首望婵娟,三五二八清光圆。

光被四表千万年,不独长挂西南天。

(0)

碧泉书院偶书花木所有七首·其一

自到湘南不见花,传闻金谷旧人家。

手培数本珍如玉,买得红尖一寸芽。

(0)

次林庭植留别韵

曲生皆可醉,何必问醇醨。

浩气长看剑,愁肠半贮诗。

归舟无麦载,去路有梅随。

瘴海风波恶,此行君自知。

(0)

夹河中有矮道人自住小舟持咒为生人莫不异之者

道人神貌古,双鬓欲垂肩。

坐席容三尺,浮家住一船。

养生凭佛果,持钵信人缘。

早泊桥梁下,蓬头起白烟。

(0)

怀枯崖悟师

分携方解制,相约在严冬。

岩脚日千里,山头云几重。

归装侬自误,吟锡子何从。

不应天台供,定知游雪峰。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