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龚菊岩房清境堂即事》
《龚菊岩房清境堂即事》全文
宋 / 俞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物外神仙窟,巾车为小停。

一泓寒玉境,四面翠微屏。

清境诗无尽,红尘眼顿醒。

我来谋此住,把酒问山灵。

(0)
注释
物外:超脱尘世。
神仙窟:仙境。
巾车:驾车。
小停:稍作停留。
一泓:一片。
寒玉境:清澈如寒玉的池塘。
翠微屏:翠绿的山峦。
清境:清幽之地。
诗无尽:诗篇无穷。
红尘:世俗尘埃。
眼顿醒:瞬间清醒。
谋此住:寻求栖息。
把酒:举杯。
山灵:山中的精灵。
翻译
超脱尘世的仙境,让我驾车稍作停留。
清澈如寒玉的池塘,四周环绕着翠绿的山峦。
这清幽之地诗篇无穷,瞬间洗净红尘的纷扰。
我特地前来寻求栖息,举杯向山中的精灵询问。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处超凡脱俗的仙境,诗人俞昕在龚菊岩的房清境堂中驻足欣赏。"物外神仙窟"形象地赞美了环境的清幽与远离尘世的宁静,仿佛是隐士的居所。"巾车为小停"暗示诗人旅途中的短暂停留,却因这里的美景而决定稍作歇息。

"一泓寒玉境"运用比喻,将清澈如玉的水池比作寒玉,展现了水的清凉和环境的高洁。"四面翠微屏"则描绘了四周环绕的青翠山峦,如同屏障般守护着这片净土,增添了诗的意境。

"清境诗无尽"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深深赞叹,认为这里充满了诗意,让人流连忘返。"红尘眼顿醒"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此处的清静能够使人在纷扰的世俗生活中得到片刻的清醒。

最后,诗人直抒胸臆,表示自己愿意在此居住,甚至举杯向山灵发问,表达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作者介绍

俞昕
朝代:宋

俞昕,字菊坡(《洞霄诗集》卷五)。
猜你喜欢

半帆阁避暑

长林莽莽翠扶檐,柳下风来散午炎。

绿粉清凝千个竹,红衣飘动万枝莲。

云回树影移茶灶,雨送林香入酒船。

一曲清歌高阁迥,半帆冲断夕阳烟。

(0)

灯宵纪事·其四

赵李钿车昔昔游,酒边灯下共迟留。

如何月照金堂夜,只有梅花伴莫愁。

(0)

疏影.再题蕃锦集

丹霞惜别。寄蛮烟障雨,画图一阕。

枫影秋江,梅影春江。尽入离愁时节。

最高楼处歌金缕,将凤纸、吹花题叶。

记罗浮、道士相逢,句里斜阳曾说。

自许玉田差近,向碧城梦里,飞下清绝。

七孔神针,缝六铢衣,襻带多安无缺。

笔床垂老心情在,好付与、满庭香雪。

倩虫虫、宛转红牙,不数晓风残月。

(0)

月华清.退谷

卧佛山坳,退翁亭角,春风已扫岩磴。

指点斜阳,引我马蹄幽兴。

见十里、五里青松,映将花、未花红杏。人静。

但炊烟树杪,万峰齐暝。

载酒閒房深处,纵赤米黄齑,也须酩酊。

记得题诗,粉壁依然苔径。

更坐起、榻下沉沙,共招寻、水边鸣磬。清镜。

照皇州一气,冷波千顷。

(0)

华胥引.沈沛洲属题美人蹴鞠图

花容月样,惯得人怜,不教著地。罽锦平铺。

无声宛转纱障里。消受一簇香鬟,镇浅勾斜睨。

犹记旁看,昼长閒遣春事。

遮住双鸳,最难禁、茜罗裙子。

凭时偏露,随伊纤红自起。

今日客斋重见,是玉鸦叉底。

对此魂销,沈郎腰可知矣。

(0)

惜红衣.荷花紫草

瓣著燕支,房匀菡萏,暖风吹遍。

不向清漪,柴门望中远。

嫣然自笑,付蝶翅、蜂腰閒占。荒岸。

才过禁烟,一村村都艳。黏空万点。

香路嘶骝,花鬉杳难见。乍疑仙褥,曾斗武夷幔。

添个冶妆人到,似叠锦江春浣。

只惯遮罗袜,不比绿芜痕浅。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