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灵配德,阴魄昭升。尧坛凤下,汉室龙兴。
伣天作对,前旒是凝。化行南国,道盛西陵。
造舟集灌,无德而称。我粢既絜,我醴既澄。
阴阴灵庙,光灵若凭。德馨惟享,孝思烝烝。
阳灵配德,阴魄昭升。尧坛凤下,汉室龙兴。
伣天作对,前旒是凝。化行南国,道盛西陵。
造舟集灌,无德而称。我粢既絜,我醴既澄。
阴阴灵庙,光灵若凭。德馨惟享,孝思烝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稷的作品,名为《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昭升》。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古代帝王及先祖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祭祀文化的深刻理解。
首句“阳灵配德,阴魄昭升”表达了阳间英灵与阴间魂魄共同赞颂道德、向上的意境。接着,“尧坛凤下,汉室龙兴”则是对古代圣君尧舜和汉朝的龙兴进行歌颂,凸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崇。
“伣天作对,前旒是凝”描绘了一幅祭祀时天地合一、气氛庄严的画面。随后的“化行南国,道盛西陵”则可能指代某种仪式或活动的开展,以及这种活动在西陵得到推崇。
“造舟集灌,无德而称”显示了对古代先民智慧和技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无名英雄的敬意。紧接着,“我粢既絜,我醴既澄”则是对祭祀时所用酒食的清洁纯净进行描绘。
“阴阴灵庙,光灵若凭”展现了祭祀之地的神圣与肃穆,而“德馨惟享,孝思烝烝”则是表达对先祖美好德行的怀念,以及诗人对于孝道的深切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价值观的重视,以及对美好德行的无限赞美。这样的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