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重阳二首·其二》
《次韵重阳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故事登高会,流风落帽文。

客樽常满满,篱菊任纷纷。

马埒摅豪气,萸囊想旧闻。

不须兰作佩,骚客恨如云。

(0)
翻译
在登高聚会的故事中,流传着脱帽的风俗。
宾客的酒杯总是满盈,篱笆边的菊花任其纷飞。
骑马驰骋展现豪情,想起过去佩戴茱萸的习俗。
无需再以兰花为佩饰,诗人们心中的遗憾多如云烟。
注释
故事:指历史上的某种传统活动或传说。
流风:流传的风尚或习俗。
落帽:古代重阳节的一种习俗,表示敬老或豪放。
客樽:客人的酒杯。
篱菊:篱笆边的菊花,象征重阳节。
马埒:马槽或马场,这里指驰骋。
摅豪气:抒发豪迈的气势。
萸囊:装有茱萸的袋子,古代重阳节佩戴以避邪。
兰作佩:兰花作为佩饰,古代文化符号。
骚客:指诗人或文人。
恨如云:形容愁绪或遗憾之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名为《次韵重阳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感受,表达了诗人豪放的情怀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故事登高会,流风落帽文。” 这两句写诗人在一个高处与朋友相聚,分享着过去的故事,而微风中飘落的花瓣如同文字般轻柔地覆盖着一切,这是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一种描绘。

“客樽常满满,篱菊任纷纷。”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款待宾朋、酒樽常满的豪迈气派,以及不拘小节地享受生活的情趣。篱菊(篱笆旁的菊花)任凭风吹散,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马埒摅豪气,萸囊想旧闻。”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骑马在野外驰骋,展示了一种英武之气,同时心中却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萸囊可能指的是收藏着往日珍贵物品的小囊袋,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心中的记忆。

“不须兰作佩,骚客恨如云。”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并不需要以兰花作为装饰(在古代,兰花常被用作佩饰),而是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愤和对往昔的思念比喻为如同云天般广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豪放、怀旧而又不失超脱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岁暮寄任开宗

忆昨与君别,郭西春草繁。

云何岁月驶,霜雪满郊原。

寒花委空谷,落木依荒园。

故人天一方,愁思连朝昏。

代马方独嘶,黄鹄正孤骞。

素谊弗获展,寸心讵可谖。

新诗遣中怀,短札诉离言。

天寒久羁旅,勉力且加餐。

(0)

苦雨

已苦经旬雨,还闻竟日雷。

湿云迷户牖,破屋半莓苔。

溪涨岸全失,山霾昼不开。

老蛟殊得意,腾跃向人来。

(0)

自剑州至苍溪县途中作

两剑争嶙峋,过此稍夷坦。

驿路络山梁,古柏翼长坂。

夹道散清影,森森寒欲晚。

州城半在山,城下一溪满。

涉溪上层峦,欹仄愁偏反。

丁宁告仆夫,日高行且缓。

言寻招提宿,道路加餐饭。

古寺多悲风,林声夜未断。

明发望苍溪,朝烟已在眼。

(0)

回风辞留别日本诸寓公·其二

此去风云方百变,侧身天地更何之。

行吟芳草无归路,倚遍银瓶系所思。

最有温柔馨一握,是它幽怨乱千丝。

辘轳永夕烦怀抱,讵独西风黯别离?

(0)

乌衣巷

巷是主人非,呢喃话清夜。

寻常百姓家,莫道无王谢。

(0)

海阳春日

垆头春酒百花香,十五吴姬唤客尝。

系马红楼成一醉,春风何处是他乡。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