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蹴交河度黑山,霜蹄飒飒汗斑斑。
如今四海无征战,老向春风十二闲。
曾蹴交河度黑山,霜蹄飒飒汗斑斑。
如今四海无征战,老向春风十二闲。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战马画像,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场景,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和平的珍贵。
首句“曾蹴交河度黑山”,以“蹴”字生动地描绘了战马在交河与黑山之间奔腾的情景,交河与黑山均为古代边塞之地,此处暗示了战马曾经参与过激烈的战斗,跨越险阻,英勇无畏。
次句“霜蹄飒飒汗斑斑”,进一步刻画了战马的形象。霜蹄,意味着战马经过长时间的奔跑,蹄子上布满了霜雪,形象地表现了战马的辛劳与坚韧。飒飒,形容风声,这里用来形容战马奔跑时的风声,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汗斑斑,则是战马在战斗中流下的汗水凝结成斑点,既表现了战马的疲惫,也体现了其英勇的战斗精神。
后两句“如今四海无征战,老向春风十二闲”,则从时间的角度进行了转折,将视角转向了和平年代。四海无征战,意味着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安宁,与前文的战争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老向春风十二闲,意指战马在和平时期得以享受悠闲的生活,春风吹拂,岁月静好,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战场与今日的和平,赞美了战马的英勇与牺牲,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和平时代的美好祝愿。
贫共闲身味转长,雨随农事不相妨。
莫嫌旅枕喧朝梦,要与书檠作夜凉。
黄犊催耕思莽苍,短蓑垂钓念沧浪。
开门更待西南月,无客来分上下床。
我思古人,克诚其心。如陟于高,如临于深。
我处于中,而舍其偏。我弃其零,而取其全。
勿谓道远,我至之难。我勇以前,人孰我先。
勿谓过小,我姑为之。千里之差,始于毫釐。
勇兮勇兮,子我所器。子诚不已,我今所畏。
子能吾取,吾谁之匿。子铭于盘,以视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