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原夫还乡》
《送陈原夫还乡》全文
明 / 袁华   形式: 古风

游子念乡里,艰时未得归。

心逐征鸿去,目送孤云飞。

国内同文轨,买舟娄之水。

春还雪己消,方塘曲尘起。

江倾东固山,遗庙荒墟间。

重经旧闾里,感慨泪潸潸。

儿童喜君至,烹鲜击肥彘。

亲知喜君还,扶老兼携稚。

握手话绸缪,同寻昔钓游。

始信还乡乐,犹胜万里侯。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袁华的《送陈原夫还乡》描绘了游子陈原夫在艰难时日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首联“游子念乡里,艰时未得归”表达了陈原夫在外漂泊,因时局困苦而无法回家的无奈之情。接着,“心逐征鸿去,目送孤云飞”以景寓情,写他心随远飞的大雁,目送孤云,寄托对家乡的向往。

中间两联“国内同文轨,买舟娄之水”描述了国内统一的文化和陈原夫决定乘船沿娄江返回故乡的情景,暗示着他对故土的亲近与期待。“春还雪已消,方塘曲尘起”则通过春天的到来和积雪消融,展现了家乡生机盎然的景象。

尾联“江倾东固山,遗庙荒墟间”描绘了陈原夫重游旧地,看到东固山和荒废的庙宇,引发了他的深深感慨,泪水涟涟。最后两句“儿童喜君至,烹鲜击肥彘”,通过儿童的欢笑和亲朋好友的欢迎,展现出家的温暖和乡亲们的喜悦,以及“握手话绸缪,同寻昔钓游”的温馨场景,进一步强调了还乡的快乐超越了功名利禄。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游子还乡的喜悦和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乡土情怀。

作者介绍

袁华
朝代: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猜你喜欢

鲁忠王挽词三首·其二

邦家锡宠光,存没贵忠良。

遂裂山河地,追尊父子王。

人悲槐里月,马踏槿原霜。

别向天京北,悠悠此路长。

(0)

范阳王挽词二首·其二

赠秩徽章洽,求书秘草成。

客随朝露尽,人逐夜舟惊。

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

谁知杨伯起,今日重哀荣。

(0)

赠李长史歌

危栏压溪溪澹碧,翠袅红飘莺寂寂。

此日长亭怆别离,座中忽遇吹芦客。

双攘轻袖当高轩,含商吐羽凌非烟。

初疑一百尺瀑布,八九月落香炉巅。

又似鲛人为客罢,迸泪成珠玉盘泻。

碧珊瑚碎震泽中,金锒铛撼龟山下。

铿訇揭调初惊人,幽咽细声还感神。

紫凤将雏叫山月,玄兔丧子啼江春。

咨嗟长史出人艺,如何值此艰难际。

可中长似承平基,肯将此为闲人吹。

不是东城射雉处,即应南苑斗鸡时。

白樱桃熟每先赏,红芍药开长有诗。

卖珠曾被武皇问,薰香不怕贾公知。

今来流落一何苦,江南江北九寒暑。

翠华犹在橐泉中,一曲梁州泪如雨。

长史长史听我语,从来艺绝多失所。

罗君赠君两首诗,半是悲君半自悲。

(0)

野步

一曲两曲涧边草,千枝万枝村落花。

携筇深去不知处,几叹山阿隔酒家。

(0)

奉和御制六韵

天晓密云开,亭亭翠葆来。

芰荷笼水殿,杨柳蔽风台。

恩洽三时雨,欢腾万岁雷。

日华偏照御,星彩迥分台。

苇岸萦仙棹,莲峰倒玉杯。

独惭歌圣德,不是侍臣才。

(0)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其三

铁马云旗梦渺茫,东来无处不堪伤。

风吹白草人行少,月落空城鬼啸长。

一自纷争惊宇宙,可怜萧索绝烟光。

曾为塞北闲游客,辽水天山未断肠。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