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晓密云开,亭亭翠葆来。
芰荷笼水殿,杨柳蔽风台。
恩洽三时雨,欢腾万岁雷。
日华偏照御,星彩迥分台。
苇岸萦仙棹,莲峰倒玉杯。
独惭歌圣德,不是侍臣才。
天晓密云开,亭亭翠葆来。
芰荷笼水殿,杨柳蔽风台。
恩洽三时雨,欢腾万岁雷。
日华偏照御,星彩迥分台。
苇岸萦仙棹,莲峰倒玉杯。
独惭歌圣德,不是侍臣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风光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皇帝恩泽和圣德的颂扬,表现了诗人对君王的忠诚与赞美。
“天晓密云开,亭亭翠葆来”两句,设定了一种清晨宫苑中,云雾散去、花木盛开的景象。“芰荷笼水殿,杨柳蔽风台”接着描绘了荷花围绕着水中的宫殿,以及杨柳遮挡着风向的高台,这些都是对皇宫环境的美好描述。
“恩洽三时雨,欢腾万岁雷”表达了诗人对于帝王赐福如同及时雨露、寿命绵长如雷鸣般庆祝之情。“日华偏照御,星彩迥分台”则是对皇宫接受天光和夜晚星辉的描写,突出了宫廷的地位与尊贵。
“苇岸萦仙棹,莲峰倒玉杯”两句中,“苇岸”指的是用芦苇编织成的堤岸,而“莲峰倒玉杯”则是比喻荷花如同倾覆的玉杯,这些都是对宫廷园林美景的细节描绘。
最后,“独惭歌圣德,不是侍臣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能不足以侍奉帝王、颂扬其圣德而感到自愧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宫廷景物的精美描写,以及对君主的崇高赞誉,展示了一种典型的宫廷文学风格,体现了唐代宫廷诗人对于帝王权威的顶礼和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