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陶公过曹濮分司见丛菊蔓草中移之自随有诗伤之岂以为家物邪予览而和之》
《陶公过曹濮分司见丛菊蔓草中移之自随有诗伤之岂以为家物邪予览而和之》全文
明 / 李梦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野馆寒芳抱自知,好吟公子发秋悲。

春风世路元桃李,霜露乡关有鬓丝。

三嗅草莱行复立,数株车马载还随。

东篱可谓君家物,竹帛勋名晚节垂。

(0)
鉴赏

这首明代李梦阳的诗描绘了一幅野馆秋日景象,野菊在寒风中独自绽放,诗人以"抱自知"形容其孤芳自赏的品格。"好吟公子发秋悲"一句,借用了"秋悲"的传统意象,暗示了诗人对陶公(陶渊明)的敬仰,以及对世路艰辛与岁月沧桑的感慨。

"春风世路元桃李,霜露乡关有鬓丝",通过对比春风中的繁华与世路的艰难,以及故乡的霜露与自身的鬓发斑白,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怀念。"三嗅草莱行复立,数株车马载还随",写诗人观察菊花从田野到车马间的移动,流露出对菊花命运的关注和对陶公生活态度的认同。

最后两句"东篱可谓君家物,竹帛勋名晚节垂",直接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赞美菊花如同陶公的象征,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高洁品格,晚年仍有清誉流传。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是对陶公精神的深情赞颂和自我勉励。

作者介绍
李梦阳

李梦阳
朝代:明   字:献吉   号:空同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生辰:1472-1530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捣练子.闺情

铃阁雨,寺楼钟。迸入零香碎玉中。

幽梦忽惊啼鸟唤,卖花声过小楼东。

(0)

百字令.赋千叶水仙

玉台金盏,争似他、俨若莲花千叶。

真个蓬莱弱水客,道骨仙风相接。

翠带春烟,丰容秋月,欲语分明歇。

撩人冷艳,小窗苦雨时节。

谩说淡扫娥眉,清风姑射,透体肤如雪。

照水盈盈韵静悄,时喷暗香不绝。

一片寒沙,几拳怪石,独立休悽切。

梅花常伴,李桃莫与交涉。

(0)

八节长欢.阎光禄梅公邀赏园亭

京国名园,独无金碧,倍觉高超。

峰回蟠曲涧,岭断接飞桥。

亭台随意点空翠,借黛色、图画山腰。

绣藓苍苔满地,红树飘飖。霞光掩映如潮。

酣饮处、纱窗月挂松梢。

好景欲移情,又况是、玉人何处吹箫。

诗魔发,随笔写、占断风骚。

从今后、梨花飞雪,频来不用相招。

(0)

女冠子.堕钗

朱鸟飞到。正向越娥窗照。

晓妆酣,染翠仍松髻,裁红更堕簪。

却愁瑶股折,斜挂袜罗尖。羞遣傍人拾,玉纤纤。

(0)

望江南.燕台中秋追次旧游漫成九首·其一

中秋节,记得在昭阳。

万顷水烟涵月影,孤村灯火照秋光。犹侍两高堂。

(0)

殢人娇.春风

袅袅停停,细细游丝一缕。是淡荡、微风潜度。

穿帘入幕,又何曾暂住。轻薄甚、乍暖乍寒家数。

雁影斜时,烟光断处。摇漾得、春情如许。

送来短笛,曲里残阳暮。偏好梦、吹不到江南去。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