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其三》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其三》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铁马云旗梦渺茫,东来无处不堪伤。

风吹白草人行少,月落空城鬼啸长。

一自纷争惊宇宙,可怜萧索绝烟光。

曾为塞北闲游客,辽水天山未断肠。

(0)
注释
铁马:披甲的战马,形容大军。
云旗:如云般众多的旗帜,代指军队。
梦渺茫:梦境模糊,难以触及。
东来:从东方而来,泛指遭受的侵袭或变迁。
白草:枯萎的草,此处形容荒凉。
人行少:行人稀少,表明荒凉或避难的情景。
月落:深夜或时间的流逝。
空城:废弃的城市,无人居住。
鬼啸:比喻风声或其他令人心悸的声音。
一自:自从。
纷争:战争、动乱。
惊宇宙:震惊世界,形容影响巨大。
萧索:荒凉、冷清。
绝烟光:没有了生活的迹象,极度荒凉。
塞北:北方边疆地区。
闲游客:游历的过客,非本地居民。
辽水:泛指北方的河流,这里可能特指辽河。
天山:著名的山脉,位于中国西北部。
未断肠:在此之前未曾为这些景色感到心痛或哀愁。
翻译
战马如云的军旗在梦中已变得模糊遥远,东方之地,到处都让人感到哀伤。
寒风吹过枯白的草丛,路上行人稀少;月落时分,废弃的城池中回荡着幽长的鬼哭声。
自从战乱惊扰了天地,可悲的是这景象如此荒凉,连炊烟和光芒都消失了。
我曾作为北方边塞的一个悠闲过客,面对辽水和天山的美景,心中并未感到哀伤。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战乱与哀伤情绪的诗作,通过对铁马云旗、东来的景象描写,以及风吹白草、月落空城的情境渲染,展现了战争带来的荒凉与悲壮。诗中的“一自纷争惊宇宙,可怜萧索绝烟光”表达了对战乱持续不断、天地不仁的哀叹,以及对往昔繁华如今已成废墟的深切感慨。

"曾为塞北闲游客,辽水天山未断肠"则透露出诗人过往作为空谷游历者,对辽阔之地情有独钟,但现在战事纷飞,心绪难断。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过去的自由与现今的艰难形成强烈对照,凸显了战争给人带来的巨大创痛和无尽哀伤。

此诗采用五言绝句形式,每句语气沉郁,意象丰富,情感深沉,体现出诗人对战争后果的深刻反思与悲悯之情。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再和廷迈

步障晴丝夹道青,土桥石磴向西坰。

李乌奴宅空怀古,武阿婆祠懒乞灵。

杜宇一声犹客路,白云万里是亲庭。

只应江水知人意,东下何曾半息停。

(0)

谨和老人初冬寓笔十绝·其九

方穷蔡泽问唐举,未遇邺侯逢懒残。

触石起云能沛雨,不应长作旱雷看。

(0)

梅·其四

桃花红艳照银床,黄入金明柳线长。

欲与晚梅相辈行,同时到底不同香。

(0)

取凉·其二

平湖水则减三分,尚欠红蕖一段云。

万斛波光自吞吐,月明亦足张吾军。

(0)

严陵道上杂咏·其六

高高下下客行路,整整斜斜人住家。

端的今年蚕较晚,石榴花下响缫车。

(0)

赋张袁州隐斋三首·其三

杀麑无戚容,活蚁有德色。

不如未见蚁,生道犹不息。

心如隔窗月,光不见微隙。

不患无发时,却患发无益。

一矜障万善,千悔无一得。

要加持养功,跬步见天则。

宇宙渺无穷,此道足充塞。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